【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 任筱楠】編者的話:4月對於中老鐵路來說,是一個特殊的月份。4月14日至16日是老撾新年——潑水節,爲應對旅客出行高峯,老中鐵路股份有限公司增加了車次;隨着“五一”假期的臨近,不少中國遊客緊盯放票時間,想要搶到一張昆明直達琅勃拉邦的車票。更具意義的是,4月12日,中老鐵路迎來國際旅客列車開行兩週年。國鐵昆明局發佈的信息顯示,兩年來,中老鐵路國際旅客列車累計發送旅客191萬人次,其中跨境旅客48.7萬人次。中老兩國鐵路部門與旅遊機構聯手開通多條旅遊線路,推出跨境舒適性旅遊列車“星光·瀾湄號”,組織多次跨境旅行團,帶動沿線旅遊產業的繁榮發展。《老撾時報》稱,這條鐵路不僅促進了沿線旅遊業發展,還在深化老撾和中國之間的經貿合作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環球時報》記者日前搭乘星光列車,實地探訪中老鐵路沿線的變化。
老撾中文導遊:旺季一個月接4箇中國旅遊團
4月20日晚,距離老撾首都萬象市中心約30分鐘車程的萬象站外,接站送站的汽車只能龜速前行,當日正逢老撾“春運”回程高峯,一些在萬象工作的老撾人在家鄉過完潑水節後,提着大包小包,搭乘火車回到萬象。對於他們來說,這條鐵路的開通,讓回鄉和返程的路途輕鬆許多。當地人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從老撾北部知名旅遊城市琅勃拉邦到萬象,雖然只有約400公里的距離,但是乘坐大巴需要10多個小時。在雨季遇到山體滑坡等狀況,耗時會更長。而中老鐵路客運開通後,這兩個城市之間的路程被縮短至不到兩小時。
當空間距離被高速飛馳的火車壓縮後,不僅當地人的生活工作得到更多便利,沿線旅遊及相關產業更是蓬勃地發展起來。《老撾時報》23日報道稱,今年第一季度,琅勃拉邦接待的遊客人數同比增長162%。2024年,琅勃拉邦共接待了230多萬名遊客,遠超最初90萬人的目標。旅遊業在推動該省GDP達到1.83億美元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
今年25歲的安努在琅勃拉邦一家旅行社從事導遊工作,因爲曾在中國留學,能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他接待的旅遊團也以中文團居多。中老鐵路開通後,早上8時從昆明出發,不到下午4時便可以抵達琅勃拉邦。中國遊客的增多是顯而易見的,安努告訴記者,“中老鐵路開通前,琅勃拉邦的最大客源地是泰國、第二是越南,2023年中老鐵路國際客運開通之後,中國遊客立馬躍升至首位。乘坐動車也成爲不少泰國、越南遊客老撾之旅的重要體驗。”
旅遊旺季時,安努一個月能接4箇中國旅遊團。即使在旅遊淡季,來自中國的商務考察者也絡繹不絕,他會爲這些客人提供翻譯服務。安努說,“由於大量中國遊客到來,很多人來琅勃拉邦考察投資機會,餐廳、民宿、酒店是他們考察的主要領域。”他還驕傲地告訴記者,憑藉導遊和翻譯工作,他每月的收入超過900萬基普(約合人民幣3000元)。這個收入在當地屬於較高水平,比普通公務員還要多。因爲會講中文意味着可以獲得更好的工作機會,安努說,目前很多老撾年輕人會像他一樣,在高中畢業後選擇前往中國學習中文。
在萬象從事翻譯工作的老撾人阿林同樣因爲會講中文拿到900萬基普的高薪。他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從收入方面來看,變化真的很大。”阿林稱,“近年,老撾一些崗位的工資有了約40%的提升。鐵路開通後,很多中國企業來老撾投資,創造了更多就業機會。”
阿林說,“老撾的基礎設施比較落後。但隨着中老鐵路的開通,情況開始發生變化。鐵路帶來了投資,促進了旅遊業和基礎設施發展;老撾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但過去受限於技術無法開採,中國企業到來後,幫助我們開礦的同時也創造了就業機會;老撾的農產品通過這條鐵路通往更大的市場,過去大量的老撾香米被鄰國企業收購後貼上它們的品牌在國際市場銷售,現在更多的香米可以以老撾自己的品牌被運送到中國市場。”
在採訪中,阿林還提到老撾人對於中老友誼的淳樸認知,“一些老撾酒店在房間數量緊張時,會不再接客,但是如果來人拿出中國護照,酒店老闆往往會想辦法安排房間。”阿林對未來充滿期待,他相信通過與中國的合作,老撾將迎來更多發展機遇。
中國拉祜族姑娘:在跨境列車上工作意義非凡
22歲的拉祜族姑娘李豔萍來自雲南省普洱市瀾滄縣,即將從雲南旅遊職業學院畢業,去年她得到了一個在很多同學看來非常“難得”的實習機會——在中國首列跨境旅遊列車上從事“管家”工作。2024年9月,由中旅資產與國鐵昆明局打造的“星光·瀾湄號”正式首發,從昆明途經西雙版納、琅勃拉邦,最後抵達老撾首都萬象。一路串聯起雲南的民族風情和雨林風光、老撾的金塔佛寺和長河飛瀑……這一列車也成爲兩國鐵路部門聯合旅遊機構,推動鐵路與旅遊融合的典型案例之一。
“激動,非常激動!”李豔萍還記得自己得知可以在中老鐵路上工作時的心情。“從大的角度來說,中老鐵路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標誌性項目,能在跨境列車上工作、見證中老之間的旅遊文化交流,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從個人角度來說,星光列車這種高品質旅遊專列是一種較新的產品,融合了旅遊、列車和酒店3種不同的場景,對‘管家’的綜合素質要求很高。因爲要爲客人提供一站式服務,我們不僅要掌握列車員的基本知識,還要掌握酒店服務、旅遊服務、餐飲服務的各項技能,對我而言是一個很好的鍛鍊機會。”和李豔萍一起登上星光列車工作的還有她的20多名校友,其中大部分是來自雲南的少數民族。飛馳的列車不僅穿過他們的家鄉,推動了當地經濟發展,也在這條川流不息的動脈上創造了更多就業機會,讓他們能在大山之外探索人生更多的可能性。
今年60歲的洪女士日前搭乘星光列車完成了中老鐵路之旅,她告訴記者,自己一直非常關注中老鐵路的發展。“現在政府大力推動銀髮列車發展,這是一個很好的措施。旅遊列車兼具舒適感與平穩性,旅行節奏舒緩,非常適合老年人。”洪女士還表示,“以前以爲旅遊列車只是普通的臥鋪火車跑旅遊專線,實際體驗下來發現當前高品質旅遊列車可以說是‘移動的酒店’,各項設施和服務也考慮到老年人的需求,還有‘管家’負責旅程中的大小事務,銀髮族能夠輕鬆舒適地完成跨境旅程。”
臺灣旅行商沈麗芬日前考察了中老鐵路相關旅遊產品,她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幾年前就通過新聞了解到中老鐵路,這次通過實地考察,她認爲這條線路對臺灣遊客很有吸引力。“臺灣遊客一直很喜歡前往大陸旅行,老撾雖是一個相對小衆的目的地,不過對於喜歡尋求新體驗的臺灣遊客來說,他們很願意去做新的嘗試。這條線路擁有豐富多樣的文化、宜人的風景,更不用提一路上的各色美食,這都是頗具吸引力的元素。乘坐高品質旅遊列車感受這一路的文化特色,對臺灣遊客來說也是一種很新的體驗,我願意向他們推薦這樣的跨境之旅。”
在老法國旅遊業者:我會乘火車去普洱喝茶
隨着中老鐵路的影響力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國際遊客登上了跨境列車。數據顯示,截至3月28日,有來自112個國家和地區的超過48萬名國際旅客通過這條鐵路進行跨境旅行。
法國人阿德里安是琅勃拉邦一家國際知名度假酒店的總經理。他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自己兩年前來到老撾時,中老鐵路已經開通,前往萬象等地出差非常方便。阿德里安曾經在北京工作,對中國文化有一定了解。“得益於中老鐵路,休假時我能乘火車去普洱喝茶,很便捷!”他笑着說道。
李豔萍在不久前接待了幾位新加坡遊客,她發現新加坡遊客對於中老旅遊線路上的歷史文化很感興趣,“我相信這條旅遊線路的影響力會越來越大”。隨着國家大力推動旅遊專列發展,星光列車的線路也從1條拓展成4條,8月將開往新疆。李豔萍也期待能跟隨列車去感受更多地區的風景和文化。
當前,中國不斷擴大免籤政策,“China Travel”持續吸引海外旅客,雲南成爲東盟國家遊客的熱門旅遊目的地。攜程方面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東盟國家遊客赴西雙版納旅遊訂單同比增長超2.5倍。西雙版納的泰語導遊小玉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入境的東盟遊客中,泰國遊客居多,他們對傣族文化很感興趣。在東盟國家旅遊團入境西雙版納免籤政策實施後,來自老撾的旅遊團也有增多趨勢。
近日,中國分別與越南、馬來西亞發佈聯合聲明,提出將推進鐵路等基建互聯互通,重申“泛亞鐵路願景”。今年早些時候,泰國內閣批准了中泰鐵路二期工程。業內人士認爲,隨着中泰鐵路的進一步推進,未來中老鐵路有望成爲連接東南亞地區的重要旅遊通道,爲區域經濟一體化開闢新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