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記者 丁雅梔 環球時報駐泰國特約記者 言沈】中國潮玩的身影近日頻繁出現在諸多國際展會上,併成爲焦點。5月1日到4日,開普敦國際動漫展在南非舉辦,中國潮玩收穫參展者的熱烈關注。無獨有偶,在剛剛落幕的廣交會上,中國潮玩企業以其創新設計和精湛工藝,也吸引了衆多海外採購商的青睞。與此同時,從洛杉磯門店蜿蜒至街角的排隊人羣,到巴黎老佛爺百貨裏法國年輕人爭相拆“盲盒”,中國潮玩正重塑着海外消費者對“中國製造”的認知。
“太火爆了,一點都不用擔心沒顧客”
在美國,儘管關稅讓中國潮玩“拉布布”的價格從22美元漲到28美元,但消費者的熱情絲毫未減。記者在社交平臺上看到有博主發視頻,天還沒亮,加州的購物中心門口已出現一條蜿蜒的長龍。狂熱的人羣裹着毛毯、坐在摺疊椅上等待,有人甚至支起了簡易帳篷通宵排隊。類似場景在英國、法國、泰國等多個國家上演。在法國巴黎工作生活4年的卞瑋用“爆紅”來形容這一情況。她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最近能看到中國潮玩品牌商店門口排起長長的隊伍。
在泰國,拉布布已經火了很長一段時間。但近日,記者到泰國泡泡瑪特門店購買中國潮玩時發現,多家門店入口和出口處都設置了多個可伸縮的排隊隔離帶,並各自配備一名保安人員,入口保安主要負責維持排隊秩序,出口處的保安則會仔細檢查顧客已購商品並在購物單上蓋章。據記者觀察,熱門地區如“中央世界”購物中心、素坤逸地區的門店高峯時段店內基本都是“人擠人”的狀態。就讀於泰國詩納卡寧威洛大學的大學生告訴記者,自從拉布布3.0發售之後,他們早早去線下門店蹲守,“好多泰國人都特別喜歡中國潮玩,還會發帖分享購買心得體會。”
曼谷市區知名玩具城Mega Plaza Saphan Lek受到玩具收藏愛好者的喜愛,匯聚了超過600家商戶,基本每一層都有出售中國潮玩的店。許多泰國人在其他實體店買不到最新發售的中國潮玩後,會選擇到這裏加價10%—20%購買。在5樓滾梯口攤位經營的吉克告訴記者,身邊很多商販近兩年都在轉做中國潮玩生意,“太火爆了,一點都不用擔心沒顧客”。
中國玩具自主品牌出口額佔比提升至65%
“中國藝術家設計的這些玩偶在社交媒體上極具‘裂變式’傳播潛力。”美國《新聞週刊》報道稱,海外社交平臺上關於拉布布的短視頻經常獲得數十萬次觀看。這場購買熱潮背後,是一個顛覆性的轉變:傳統認知中,“中國製造”的標籤總與“性價比”“代工”綁定,國產玩具以價格優勢而領先,能被消費者認知的玩具品牌幾乎沒有。如今,中國潮玩品牌選擇了一條新路徑——用IP(知識產權)和設計撬動情感消費,“品牌化”已成爲國產玩具產業的顯著趨勢。
《2025年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行業發展白皮書》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玩具自主品牌出口額佔比提升至65%,反映出我國玩具產業從白牌向品牌進化的發展趨勢。
美國媒體分析稱,中國潮玩產業通過獨特的產品設計、多樣的銷售渠道以及注重國際化的發展戰略,開始突破不同的文化背景與地理界限,躍遷成爲具有跨文化意義的全球消費品。《新聞週刊》報道稱,中國玩偶的部分吸引力源於“盲盒”銷售模式:購買時無法預知款式,這不僅增加了集齊全套玩偶的難度,還推高了相關開箱視頻的熱度。此外,拉布布等中國玩偶還切中了近年最強勢的時尚趨勢之一“包掛風潮”。據香港《南華早報》報道,去年,多位明星在社交媒體上曬出掛在包上的中國潮玩,消費者紛紛效仿。
吸引全球年輕消費者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主任李勇堅4月25日在國潮出海新勢力論壇上表示,中國潮玩產業不僅在中國內地市場表現強勁,而且在海外市場也取得成功。《中國潮玩與動漫產業發展報告(2024)》顯示,中國潮玩產業總價值預計到2026年將攀升至1101億元,年均增速超過20%。
近期廣交會上,來自“中國潮玩之都”東莞的玩具企業結合AI技術,讓玩具能說出多種語言。有外國採購商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直言:“中國的發展非常快,我真的很喜歡這些品牌和玩具,一切都非常棒。”
在非洲這樣的新興市場,開普敦國際動漫展上的中國潮玩展區也吸引了大量關注。南非零售商表示,儘管市場還處於起步階段,但消費者對中國潮玩的興趣濃厚,尤其是對“盲盒”這種新穎的售賣方式。動漫展的負責人也指出,非洲市場擁有大量年輕消費者,未來潛力巨大。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王鵬6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潮玩產品通過跨國藝術家聯名和本土化IP定製,轉向“文化+設計”的溢價模式。同時,中國潮玩以及其他文化類產品依託社交平臺,以“低成本+高互動”的方式實現廣泛傳播。從戰略價值來看,這一模式俘獲全球範圍內年輕消費者的心,Z世代對“情緒價值”的需求激增,“盲盒”機制和國風短劇成爲海外“社交貨幣”,更進一步重塑了海外對“中國生活”的認知。此外,供應鏈與渠道的協同也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