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蘭廣播公司5月1日文章,原題:用人工智能玩政治:新西蘭爲何需要規範競選中的“虛假”圖像 在人工智能(AI)生成圖像和視頻的時代,眼見不再爲實,這對新西蘭及其他地區的選舉產生影響。政治家和專家正在警告選民,不要自動相信他們所看到的內容是真實的。利用AI生成用於誤導或傳播虛假信息的圖像或視頻的深度僞造技術,在去年的選舉中已被使用。美國總統競選初期,在一段模仿時任美國總統拜登的深度僞造語音片段中,他告訴選民不要在新罕布什爾州初選中投票。在澳大利亞的競選活動中,工黨在其社交媒體賬號上發佈了一段AI生成的反對黨領袖彼得·達頓跳舞的視頻。
有澳大利亞選民認爲,政治廣告中使用的某些AI技術“令人尷尬”,比如一名白人女性政治家在競選活動中使用自動調音的說唱。還有人提到,在政治領域,深度僞造的內容也有所增加,大多數人都無法識別AI生成的內容。
目前,包括澳大利亞在內的多個國家正在考慮或已通過立法,以管控AI在政治傳播中的危害。例如,韓國禁止在選舉前90天內使用深度僞造技術進行政治廣告宣傳。儘管新西蘭有幾項自願性框架來應對AI在媒體中的日益普及,但尚無明確規則禁止其在政治競選中的使用。
對於政策制定者而言,電影行業是一個很好的起點。新西蘭在文化敏感的電影製作流程方面處於世界領先地位,這對塑造AI標準產生了積極影響。新西蘭電影委員會於2025年3月發佈的《人工智能指導原則》強調尊重毛利知識以及AI使用的透明度,以便觀衆“瞭解他們所消費的屏幕內容中AI的使用情況”。此外,新西蘭政府的公共服務AI框架要求政府機構必須公開披露AI系統的使用方式。
與此同時,新西蘭一些政黨對AI的使用已引發擔憂。新西蘭行動黨近期在社交媒體平臺使用了AI生成的毛利夫婦圖像而受到批評。以這種方式使用AI存在兩大關鍵問題。首先是行動黨未在其帖子中聲明使用了AI,透明度的缺乏可能削弱人們對政治體系的信任,選民最終無法分辨真假。其次,這些圖像是關於新西蘭少數族裔的合成僞造品,可能會強化對不同社羣的有害刻板印象。
儘管虛假內容可能引發文化冒犯和錯誤信息傳播的情況並非新問題,但AI讓此類僞造品的製作流程變得更簡單、更快速。至少,新西蘭需要通過立法要求政黨承認其廣告中AI的使用情況。隨着新西蘭進入新的選舉季,各政黨應致力於打擊錯誤信息和文化歪曲。(作者布朗溫·艾薩克斯,林悅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