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赴俄羅斯特派記者 樊巍 環球時報記者 王雯雯】應俄羅斯聯邦總統普京邀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5月7日至10日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在莫斯科舉行的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週年慶典。作爲二戰後國際秩序的重要締造者,中俄兩國在單邊主義、霸權主義抬頭的當下又該如何維護多邊主義?中俄兩國加深哪些領域的合作能爲雙邊關係注入新的活力?《環球時報》記者近日就這些問題採訪了俄羅斯國家研究型高等經濟大學教授、俄羅斯智庫“瓦爾代”國際辯論俱樂部項目主任季莫費·博爾達切夫。他對記者表示,俄中兩國在看待重大歷史事件和維持現代國際關係體系的基礎價值觀方面存在共識。未來,俄中還有望在物流運輸、人工智能等方面開展更具深度和廣度的合作,這將爲其他全球南方國家樹立榜樣。
環球時報:您如何看待中國國家領導人的此次出訪?
博爾達切夫: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紀念日是俄羅斯歷史上的一個重要事件,中國國家領導人親赴莫斯科參加慶祝活動,表明俄羅斯和中國在看待重大歷史事件方面以及維持現代國際關係體系的基礎價值觀方面存在廣泛共識。
事實上,這種觀點的一致性對於理解俄羅斯和中國在當代世界中的地位,以及它們在塑造公平的世界秩序方面所發揮的作用非常重要。俄中兩國相近的態度基於對上世紀中葉以來的基本價值觀的堅守,這種價值觀就是認可聯合國和國際法的核心地位。
我們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方式,是過去80年來我們所處的世界政治秩序正當性的基礎所在。但當下,美國正試圖改變這種世界秩序和基礎規則。美國先是制裁俄羅斯,如今又通過發起貿易戰來對抗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國家,試圖破壞全球經濟聯繫。因此,我認爲除了慶典活動之外,俄中兩國還有很多話題需要討論。
環球時報:您如何看待中國與蘇聯(俄羅斯)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歷史貢獻,以及當前中俄在捍衛多邊主義、完善全球治理體系方面的合作成效?
博爾達切夫:歷史事件所揭示的事實是,我們兩個國家分別遭受了德國和日本這兩個主要侵略者的重創,這也意味着我們爲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尤其要考慮到日本對中國的侵略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之前就已經開始了。此外,恰恰是因爲我們遭受了最慘重的人員傷亡,才讓法西斯勢力的骨幹力量被擊垮。
俄中兩國人民的貢獻幫助建立了當今的世界秩序,這個秩序並非完美或完全理想化,但它對於構建一種公平的國家間關係是最合適的。因此,俄羅斯和中國在倡導真正的多邊主義時,力求保護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所取得的成果。
環球時報:“中俄是患難與共、相互支持、共同發展的真朋友”,在您看來,支撐這份真摯友誼的支柱是什麼?
博爾達切夫:俄中兩國對於當今世界所持有的觀點存在廣泛共識,兩國的社會層面也認同這些觀點。首先,俄中已構建起牢固的雙邊關係基礎,兩國間的相互信任源於這種基礎,兩國的發展目標也不相互衝突。
其次,當今世界的發展使俄中成爲天然的長期合作伙伴。俄羅斯和中國沒有破壞現有世界秩序的意圖,而是始終致力於使其更加穩固和公平。俄羅斯和中國支持世界上許多國家擺脫各種形式的外部依賴的努力,並支持其他國家自由選擇其經濟和政治夥伴關係,這與現代國際體系發展的趨勢是一致的。
最後,俄羅斯和中國對於世界秩序的基本原則問題持有相同看法。傳統的西方社會中,人們普遍認爲世界秩序“不可能是公平的”,因爲不同國家的實力存在差異,實力較強的國家總是會比實力較弱的國家擁有更多的權利。這是一種冒犯的觀點,如果遵循這種觀點,衝突就會成爲世界政治的核心問題。但是,俄羅斯和中國堅信,合作才應當是世界政治的核心。俄中將合作作爲雙邊關係的基礎,並希望其他國家也能如此。
環球時報:能源合作一直是中俄貿易發展的驅動力。您認爲還有哪些合作領域能夠爲雙邊關係注入新的活力?
博爾達切夫:能源領域合作已成爲俄中兩國務實合作的重要基石,這也是兩國經濟互補程度最高的領域。至於新的合作領域,我想着重談兩個方面:物流運輸以及新技術,尤其是那些與人工智能(AI)相關的技術。
加強歐亞大陸的交通、物流和貿易基礎設施建設至關重要,俄中交通領域合作對於整個歐亞大陸以及俄中兩國的發展與安全具有重要意義,俄中在交通領域實施的聯合項目對打破航空運輸等重要市場內大型企業的壟斷局面也很關鍵。
至於AI領域,近期,中國在這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俄羅斯也在基於自主技術開展相關工作,比如訓練AI模型。我認爲,俄中可以在政治和技術層面進行專家對話。具體來講,兩國可以在國際層面上制定該領域必要的監管措施,兩國還可以在技術領域開展直接合作,如創建數據中心等。
環球時報:您剛纔提到的這些合作有助於形成一個務實且着眼於未來的新型合作網絡。除了擴大中俄關系的深度和廣度之外,這種合作可以爲南南合作樹立什麼樣的榜樣?
博爾達切夫:確實,上述合作領域對於全球南方國家以及它們之間的合作都很重要。比如,俄中之間的合作會帶來物流運輸行業的商機,通過與俄中合作,其他全球南方國家也可以共享這些機遇,從而提升它們與全球經濟的連接程度。此外,包括民用航空在內的新運輸機會的創造,將減少全球南方國家對西方國家的依賴,這種依賴往往限制了它們在世界舞臺上的政治自由。
在AI領域,我們已經面臨“數字殖民主義”問題。AI模型是在世界各地用戶數據的基礎上進行訓練的,但其控制權卻集中在少數幾個國家和企業手中——這對全球南方國家及南南合作非常不利。俄羅斯和中國通過AI領域合作可以樹立一個很好的榜樣,並在科學、文化和教育層面鼓舞全球南方國家。這不僅將成爲俄中兩國合作的新領域,還實際上有助於促進南南國家之間的互動。上述這些舉措對於創造一個更加平衡的世界至關重要,而這樣的世界最符合俄羅斯和中國的共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