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 樊巍 王雯雯】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蘇聯偉大衛國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俄羅斯漢學家、經濟學家列昂尼德·科瓦契奇近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俄兩國共同維護二戰勝利成果和戰後國際秩序不僅是爲了緬懷歷史,也有利於防止二戰悲劇在當今時代重演。
“今年,中國、俄羅斯以及全世界許多國家都在紀念一個對全人類而言意義深遠的日子——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在這場戰爭中,反法西斯同盟國家擊敗了法西斯主義這個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威脅。以聯合國爲核心的現行國際秩序正是從這一時刻開始形成的。” 科瓦契奇表示,正是經歷了那場血腥慘烈的戰爭,全世界都認識到建立一個維護正義與和平、促進人類文明發展的國際秩序的必要性。儘管此後世界各地仍時有局部衝突發生,但對《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的遵循,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戰的爆發。
“當今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變局,這些變化涉及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等多個領域。銘記歷史教訓、避免篡改歷史事實非常重要,這將有助於我們避免重蹈歷史覆轍。” 科瓦契奇認爲,一些國家用模糊的“規則”取代《聯合國憲章》、削弱聯合國作爲世界秩序基石權威性的做法,有可能導致全球混亂和不穩定。“我們正在目擊的那些爲了政治利益而歪曲歷史的行爲越來越令人擔憂。甚至有人試圖爲納粹主義辯護,這是完全不可接受的。”
他進一步表示,在殘酷的反法西斯戰爭中蘇聯失去數千萬生命,作爲蘇聯的合法繼承者,俄羅斯深知保護歷史記憶的重要性。十餘個國家的領導人已確認將參加在俄羅斯舉行的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的活動,這表明全球大多數國家對銘記歷史的重要性有着統一的看法。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年後的今天,單邊主義、霸權霸道霸凌行徑危害深重,人類又一次站在了團結還是分裂、對話還是對抗、共贏還是零和的十字路口。科瓦契奇認爲,中俄兩國是維護多邊主義和全球戰略穩定的重要力量。中國和俄羅斯在許多國際問題上有共同看法,在包括聯合國安理會在內的多邊組織中開展合作,比如金磚和上合組織等平臺。莫斯科和北京倡導全球治理的多邊模式,並支持國際發展機構的改革,以更好地服務於全球南方國家的利益。作爲大國,中國和俄羅斯對繁榮與穩定負有共同責任,尤其是在歐亞地區。兩國都支持建立基於《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的公正世界秩序。
在採訪中,科瓦契奇也對美國近期對多國發起“關稅戰”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爲,今天的全球貿易體系是在20世紀全球化和國際分工影響下形成的,美國自己也曾是這一體系的推動者。美國對中國等國發起貿易戰,對外宣稱的理由是爲了減少美國的貿易逆差。然而,美國所謂的“貿易失衡”問題的根本原因主要是美元作爲全球儲備貨幣的角色,但華盛頓對此視而不見,而關稅已被證明是一個無效工具。
科瓦契奇表示,中國是全球爲數不多擁有幾乎所有產品完整產業鏈的國家之一,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涉及到包括美國在內的其他國家最終生產必需的中間產品。這場貿易戰不會有贏家,中美兩國都會受損,但關鍵問題是,誰會最先承受更嚴重的後果。目前來看,貿易戰的影響已經開始衝擊美國經濟。
他進一步表示,單邊制裁並不會摧毀目標經濟體,只會削弱美元作爲儲備貨幣的地位。雖然制裁確實會對制裁對象的經濟增長造成短期挑戰,但它們也起到了激勵該國國內工業、技術和金融創新的強大作用。俄羅斯和中國就是這方面典型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