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轉型受挫,OpenAI向全球推銷“星際之門”項目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甄翔】“美國人工智能公司OpenAI計劃將‘星際之門’(Stargate)項目拓展到美國之外。”英國《金融時報》7日以此爲題報道說,OpenAI計劃擴大其5000億美元的數據中心項目,方式是加大海外投資,以促進“民主人工智能”的發展,不過該公司尚未透露項目融資和交付方式細節。

據瞭解,“星際之門”是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第二天,在白宮宣佈的人工智能(AI)項目,由美國甲骨文公司、OpenAI和日本軟銀集團聯合出資打造。三家企業將投資5000億美元,用於在美國建設支持AI發展的基礎設施。OpenAI全球事務副總裁克里斯·勒漢在接受《金融時報》採訪時透露,“星際之門”此次計劃推進至美國以外國家,其投資規模將高於美國本土水平。

報道稱,“星際之門”自宣佈幾個月以來,僅在美國得克薩斯州部分建成了一座數據中心。該計劃的全球推廣目前尚無任何公開簽約,但勒漢表示法國、英國和德國方面都對新建數據中心表現出興趣。此前《金融時報》還曾披露OpenAI考慮在英國投資。

OpenAI表示,公司將與美國政府協調推動“星際之門”的海外簽約,目前在考慮中的10個海外項目點均位於美國傳統盟友國家境內,未來將根據各地項目具體情況確定資金合作方。勒漢還透露,OpenAI正在同美國政府溝通,試圖將一些即將面臨美國AI芯片出口限制的所謂“二級國家”調整爲“一級國家”,從而使這些國家能獲得最先進的美國AI芯片。目前這些“二級國家”包括印度、以色列、阿聯酋、沙特和瑞士等。

但推動該計劃也面臨一些現實阻礙。行業觀察人士表示,國際合作可能加速美國人工智能技術的全球化應用,但海外數據中心的運營必須嚴格遵守東道國的法規、出口管制等。更爲關鍵的是,還有一個數據主權難題:誰擁有和控制流經這些中心的數據?

儘管OpenAI正積極推動其數據中心項目的全球化佈局,但公司自身的戰略轉型卻接連遭遇挑戰。就在公佈“星際之門”海外拓展計劃的數日前,OpenAI發佈公告稱,將放棄原定的全面營利性轉型計劃,繼續由非營利組織主控。這一轉變標誌着該公司在面對外界壓力和內部矛盾時作出的重大調整。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