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王逸】近日,包括寶馬、福特在內的多家歐美車企相繼發佈季度財報,其中普遍提及貿易關稅政策可能對企業未來業績產生的負面影響。據路透社7日報道,德國汽車製造商寶馬週三確認維持其2025年業績展望,並預計美國部分汽車進口關稅將從7月起下調。然而,該公司警告稱,美國徵收汽車相關關稅將對其第二季度業績產生“顯著”影響。
寶馬強調,其於3月份發佈的2025年業績展望仍然有效,該展望已考慮到截至目前宣佈的所有關稅,預計其稅前利潤將與上年持平,汽車業務的營業利潤率爲5%至7%。不過,該公司同時警告說,若關稅實際增幅或持續時間超出預期,其業務表現可能偏離當前預測,並指出特定零部件或原材料的潛在供應風險。
另據《華爾街日報》7日報道,德國汽車製造商梅賽德斯-奔馳維持了關稅前的業績預期,但表示如果現行美國汽車關稅政策繼續實施,其今年的業績將“全面低於以往”。另一家德國汽車製造商大衆尚未正式透露關稅可能造成的損失。不過,該公司表示,其“完全理解”分析師的預估,預計年度營業利潤將因關稅政策影響而減少20億至40億歐元。
此外,福特、通用兩家美國車企紛紛撤回2025年業績預期,並將其歸咎於美國貿易政策造成的不確定性。據《紐約時報》報道,福特汽車5日表示,美國關稅政策可能會導致其2025年的稅前利潤下降約15億美元。福特同日還宣佈,撤回其早些時候發佈的2025全年業績預期。福特列出7項風險因素,包括與美國關稅相關的潛在“全行業供應鏈中斷”、未來美方關稅可能加碼、各國可能實施各自的報復性關稅和其他限制措施等。上週,美國通用汽車也宣佈撤回2025年的業績預期。該公司首席財務官保羅·雅各布森表示,“由於未考慮關稅的影響,之前的指引不可靠。我們將在獲得更多有關關稅信息後進行更新”。
日本豐田汽車公司8日預計,受美國政府一系列關稅政策拖累,2025財年淨利潤將同比萎縮34.9%。
與此同時,受美國汽車關稅政策影響,不少地區的汽車經銷商面臨供應緊張和價格上漲壓力。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8日報道,位於美國新澤西州萊克伍德的一位經銷商通常每月收到100至120輛汽車,但本月只收到18輛,這意味着在5月至8月的旺季到來之際,其庫存將會很緊張。考克斯汽車公司高級主管艾琳·基廷表示,汽車庫存看起來會“枯竭”,這一現象主要由兩方面因素導致:一方面,消費者趕在關稅政策生效前集中購車;另一方面,多數汽車製造商在調整產量和定價策略的過程中,暫時減少或暫停了向經銷商供貨。這種“不確定性”更進一步給各大汽車製造商的業績指引蒙上了一層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