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戴潤芝】美國的大學城正在走向蕭條。在美國伊利諾伊州馬科姆市的西伊利諾伊大學,曾經的學生宿舍樓有的成了警察的訓練場所,有的被夷爲平地,一些學生宿舍樓也即將在今年夏天被關閉。自2010年到2024年,西伊利諾伊大學馬科姆校區的入學人數下降了47%,馬科姆市的人口也相應地下降了23%。
據《華爾街日報》18日報道,隨着學生入學熱潮結束,大學城開始“遭殃”。根據該媒體對美國748所公立4年制學院和大學的分析,從2015年到2023年,儘管名校的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入學人數增加了9%,但更多不太知名的地區性學校入學率下降了 2%。這意味着數以萬計的學生聚集在名校附近。此外,越來越多的學生在高中畢業後選擇不讀大學,他們認爲與其費錢交學費,不如提前開始積累工作經驗。
《華爾街日報》稱,最嚴重的問題是美國高中畢業生人數預計將在明年春季之後開始下降。自從2007年美國出生人數達到430萬的峯值之後,這一數字幾乎每年都在下降。18年後,出生人數的下降開始衝擊美國高等教育入學率。
此外,美國現任政府的教育政策讓大學城的發展雪上加霜。特朗普威脅削減聯邦資金,導致多所常春藤盟校和州立學校的招聘凍結和裁員。政府試圖取消學生簽證的政策引發擔憂,這可能損害州立大學收入,因爲大多數國際學生支付了更高的學費。
據報道,過去幾十年裏,以密歇根州、威斯康星州、佛羅里達州爲例,擁有良好學術聲譽和流行體育項目的大學城對當地經濟發展起到推動作用。此前,學生們擠滿宿舍、餐館和酒吧。然而,隨着入學人數減少,大學城周邊曾經繁榮的城鎮也逐漸走向蕭條。根據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都市政策項目小組的分析,在美國高度依賴高等教育的都市區中,2001到2011年間大部分地區的經濟增長速度超過全國平均水平,但是到了2011年至2023年間,這些地區中已經有3/4的經濟增長低於全國水平。
對於大學城的消亡,有網民在《華爾街日報》的報道下留言稱,大學城蓬勃發展的背後是普通美國家庭難以支付的學費賬單。“這種繁榮並不總是讓人覺得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