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媒:韓國高中學分制改革催生“退學潮”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今年3月剛進入首爾江南區某女子高中的A某,上個月參加完期中考試後,一直在考慮退學。儘管她在英語考試中僅出現了幾處失誤,但她擔心即使期末考試發揮出色,也很難獲得1級。

在韓國,A某的情況並非孤例。韓國《中央日報》19日報道稱,與實行9等級制的高二學生不同,今年韓國高一學生的學業成績採用5等級制。雖然獲得1級(前10%)的學生比例相比過去9級制(前4%爲1等級)有所增加,但仍有很多學生擔心如果拿不到1等級,將難以進入理想的大學與專業。

韓國今年開始實施的高中學分制與校內成績5等級制讓一些學生、家長和教師感到困惑。據報道,韓國高中學分制改革旨在像大學一樣,讓學生在3年內修滿 192 學分,除韓語、英語等公共科目外,其他科目可自主選擇。同時,爲解決“偏科”問題,韓國教育部規定高中生校內成績評定改爲5等級制。

不過,這一改革反而加劇了韓國學生退學和轉學的趨勢。 尤其是,即便學生明確了志願報考的大學和專業需要選修的課程,但如果學校沒有相關教師或因選課人數不足而未能開設課程,學生必須去其他開課學校上課。教培機構也趁機介入。如大峙洞某教培機構,每小時諮詢費用爲30萬韓元(1萬韓元約合51.9元人民幣),每月兩次諮詢的包年費用高達720萬韓元。

韓媒分析認爲,上述混亂現象是因爲高中學分制改革與現有的大學入學制度發生衝突。也有觀點認爲,爲了讓高中學分制儘快落地,政府應加大支持力度。公州大學教授金仁燁表示,若因城鄉及學校之間差距導致學生可選科目範圍差異過大,就意味着教育機會的不平等。他建議說:“爲實現學分制的早日落地,應加大行政與財政支持。” 

爲緩解學生與家長的不安,韓國教育部與各市、道教育廳計劃擴大免費諮詢會以及教師一對一職業諮詢等服務。韓國教育部相關人士表示:“制度初期出現各種擔憂是可以理解的。如果能充分反映教師、學生與家長的意見,高中學分制將有望爲教育現場帶來積極變化。”(韓雯)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