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經貿合作不斷取得新進展

經濟日報北京5月21日訊(記者馮其予)第四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將於6月12日至15日在長沙舉辦。在國新辦21日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商務部部長助理唐文弘介紹,這是今年中國同非洲國家在經貿領域最爲重要的交流活動之一。

近年來,中非經貿合作不斷取得新進展。2024年,中非貿易額達到了2956億美元,同比增長4.8%,連續第4年創歷史新高。中國連續16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貿易伙伴國地位。其中,中國自非洲進口1168億美元,增長6.9%,對非洲出口1788億美元,增長3.5%。

投資動能不斷積聚。近年來,中國企業加大對非洲各類經貿園區的建設和投資,推動中非產業鏈合作,爲當地稅收、就業、出口創匯作出重要貢獻。例如,在埃及,中國企業建設的蘇伊士經貿合作區,形成紡織、玻璃、建材、家電等產業集羣,成爲助力非洲工業化的一個成功案例;在坦桑尼亞,中國企業建設的東非商貿物流產業園,吸引了430多家中小企業入駐,全面投入運營後將爲當地創造超2萬個就業崗位。

新興領域合作持續深化。數字經濟方面,中國企業已爲非洲建設多個大型數據中心,提供雲計算服務,5G技術在非洲礦山開採、城市管理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綠色發展方面,中非合作建設的光伏電站裝機容量累計超過1.5吉瓦,可滿足非洲上百萬家庭用電需求。金融合作方面,埃及、非洲進出口銀行分別於2023年、2025年成功在中國發行人民幣“熊貓債”。

去年我國宣佈給予建交最不發達國家100%稅目產品零關稅待遇。商務部西亞非洲司司長沈翔介紹,零關稅政策自去年12月1日啓動至今年3月,中國自非洲最不發達國家進口額達214.2億美元,同比增長15.2%。中國還持續面向非洲國家擴大市場開放水平。2024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峯會閉幕以來,已有18個非洲國家的22種農產品新獲得輸華准入。同時,在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設立“非洲產品專區”,組織國內專業採購商與非洲參展商洽談,助力非洲特色優質產品開拓中國市場。

近年來,非洲國家經濟穩步發展,整體營商環境不斷改善,中國企業對非投資意願也顯著增強。據統計,過去5年中,中國企業對非直接投資年均保持在30億美元以上,投資項目涉及廣泛領域。同時,中國對非洲投資主體更加多元,民營企業成爲對非投資合作的生力軍,投資企業數量佔中國對非投資企業總數的70%以上。

沈翔表示,目前,商務部已與34個非洲國家簽署投資促進和保護協定,與14個非洲國家建立投資和經濟合作工作組,爲中非投資合作高質量發展提供製度和機制保障。下一步,商務部將以落實“十大夥伴行動”爲主線,與非方密切協調配合,推動中非產業鏈供應鏈深度融合。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