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4月10日宣佈暫緩對部分貿易伙伴徵收“對等關稅”90天的期限即將過半,路透社近日公佈的面向經濟學家的最新民調顯示,受訪經濟學家一致認爲,白宮的相關政策對美國經濟造成了負面影響,其中超過55%認爲“造成了重大傷害”。
△路透社報道截圖
“還有一部分關稅會轉嫁給消費者”
儘管4月通脹升速相對溫和,但經濟學家預計關稅將在未來幾個月裏進一步推高物價。
摩根大通公司首席執行官傑米·戴蒙近日指出,關稅的全部影響尚未傳導至整體經濟,通脹加劇和滯脹的可能性比人們認爲的要大,隨着企業下調利潤預期以及投資者重新評估美國股票的價值,股市可能下跌約10%。
△《華爾街日報》報道截圖
美國進出口銀行前行長弗雷德·霍奇伯格也曾警告稱,美國政府的關稅政策將對美國經濟和消費者造成長期傷害。
△雅虎財經網站報道截圖
隨着所謂“對等關稅”的90天期限即將過半,美國各行各業正一邊儘可能加緊囤貨,一邊考慮下調今年的營收。
美國知名零售商塔吉特百貨公司第一季度的收益和收入均低於預期。由於業務受到關稅的不確定性等因素損害,該公司21日下調了全年銷售預期。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報道截圖
事實上,由於成本上漲已超出可承受範圍,包括塔吉特在內的美國各大零售業巨頭已經紛紛頂着來自白宮的壓力,以各種形式釋放漲價信息。
美國最大零售業企業沃爾瑪的漲價預告甚至惹惱了總統特朗普。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發文抨擊沃爾瑪將全面漲價歸咎於關稅,稱該公司應該承擔美國關稅政策所帶來的額外成本,而不是向顧客收費。
△美聯社報道截圖
有知情人士21日稱,爲降低開支,沃爾瑪已計劃裁員約1500人。
美國TPW諮詢公司創始人佩洛斯基日前指出,關稅政策破壞了民衆對美國政府的信任,雖然採取了暫緩實施等措施,但美國目前的關稅水平仍處於歷史高位,並將繼續衝擊美國經濟。
△佩洛斯基接受雅虎財經網站採訪
瑞銀集團分析師指出,美國政府對進口商品普遍加徵的10%基準關稅可能不會通過貿易談判而降低,加徵的關稅可能導致美國經濟增速放緩、推高物價,持續的不確定性可能引發進一步的市場波動。
△當地時間2025年5月9日,美國加州洛杉磯港,左側通常繁忙的碼頭現在卻集裝箱稀少。(圖自視覺中國)
“沒必要急於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
白宮此前曾多次要求美國社會“耐心配合”其關稅政策,稱貿易伙伴終將在美國的威壓下放棄抵抗。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近日在接受美國媒體專訪時表示,在美國與其他國家展開關稅談判之際,美國政府關稅政策的反覆無常是一種手段,而非缺點,“戰略不確定性”是一種談判策略。
“如果我們給其他國家太多確定性,他們就會在談判中算計我們。”
貝森特表示,美國政府正專注於與18個最重要的貿易伙伴,如果對方沒有“誠意”,他們的關稅稅率將回到4月2日的“對等”水平。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截圖
不過,貝森特看似把握十足的表態卻被外界看出了蹊蹺。
英國《金融時報》稱,這表明關稅談判已經變得十分令人擔憂,與美國總統最近吹噓各國正急於與美國談判形成了鮮明對比。
△《金融時報》報道截圖
其他西方貿易伙伴紛紛做出不願輕易讓步的姿態。
據知情人士透露,歐盟已向美國提出一份修改後的貿易提案,以期推動與特朗普政府的談判。
新提案包含了考慮美國利益的提議,包括國際勞工權利、環境標準、經濟安全,並逐步將雙方非敏感農產品以及工業品的關稅降至零。另外還涉及在能源、人工智能和數字互聯領域的相互投資和戰略採購等。
但目前外界對能否達成跨大西洋協議仍持懷疑態度。爲此,歐盟同時也在推進反制措施的準備工作,以防談判未能取得令人滿意的結果。
△彭博社報道截圖
日本首相石破茂19日在國會參議院預算委員會會議上重申,在日美貿易談判中,日本不會因時間限制而損害自身利益。
△彭博社報道截圖
彭博社指出,儘管官員們不願公開表示他們的態度變得強硬,但有跡象表明,一些國家已經意識到手中的牌比之前認爲的多,因此可以放慢談判的步伐。比如目前韓國民調領先的總統候選人李在明就表示,沒必要急於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
△彭博社報道截圖
澳大利亞貿易部長法瑞爾近期也公開表示,澳大利亞政府不急於向美國方面尋求關稅減免。
△《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網站報道截圖
數十年來,美國的軟實力爲美國企業在海外拓展業務提供了強大助力。然而,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日前刊文指出,如今在美國境外推銷美國品牌卻越來越困難。
美國的行爲已經開始影響美國公司的海外銷售額。被美國威脅吞併領土的加拿大和丹麥的抵制情緒最強烈。不僅如此,歐洲其他地區的消費者對美國品牌的反感也顯現出來。
許多美國企業將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事實:它們的國籍可能不再是一種資產,而是一種負擔。
△英國《經濟學人》報道截圖
素材來源丨總檯環球資訊廣播《環球深觀察》
策劃丨王堅
記者丨王琮
編輯丨楊楠
籤審丨蔡耀遠
監製丨關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