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4月10日),北京天空雲量較多,以多雲天氣爲主,同時風力明顯,陣風可達五至六級,白天最高氣溫將升至25℃。明起三天,北京將有極端大風和強降溫天氣過程,其中12日白天爲風力最強時段,西部、北部陣風可達十一至十三級,公衆請注意防範。昨天白天,北京維持晴朗乾燥模式,最高氣溫在21℃左右,午後...
英國《金融時報》4月5日文章,原題:健康是新的身份象徵,但追求健康也有其弊端過去,要顯得“成功”其實很簡單,只需在別人問你最近怎麼樣時吹噓自己工作有多忙就行。不過現在,想要證明自己是成功人士,你得表現出花很多時間對抗衰老。瑜伽、輕斷食、力量訓練和血糖控制成爲如今企業中層管理者的必備談資,...
科技日報天津4月8日電(記者陳曦通訊員焦德芳)記者8日從天津大學獲悉,該校生命科學學院王濤教授團隊發現,由金銀花等5味中藥組成的“清氣固血方”,可通過獨特的分子機制有效抑制病毒複製。該研究爲通過蜱蟲傳播的致命傳染病——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徵(SFTS)提供了中醫藥治療方案。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期...
近日,智飛生物全資子公司安徽智飛龍科馬生物製藥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治療用卡介苗進入Ⅲ期臨牀試驗。若該產品進展順利,將進一步豐富智飛生物產品佈局,強化其市場競爭力,更好地滿足民衆健康需求。膀胱癌是最常見的泌尿系惡性腫瘤之一,超過70%的膀胱癌患者初診爲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其標準治療方案爲經尿道...
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作爲一種常見的中老年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帕金森病不僅伴隨震顫、動作遲緩等運動症狀,還可能引發自主神經功能障礙等非運動症狀,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我國約有超300萬帕金森病患者,預計到2030年患者人數將達500萬。當前,帕金森病治療仍以改善症狀爲主,如何延緩疾病...
近日,智飛生物全資子公司北京智飛綠竹自主研發的福氏宋內氏痢疾雙價結合疫苗(以下簡稱“雙價痢疾結合疫苗”)根據孟加拉國藥品管理總局簽發的臨牀試驗批件,已經完成於孟加拉國開展Ⅲ期臨牀試驗的準備工作,即將啓動受試者入組。雙價痢疾結合疫苗用於預防福氏志賀菌、宋內氏志賀菌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即細...
近日,智飛生物全資子公司北京智飛綠竹自主研發的ACYW135羣腦膜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以下簡稱“四價流腦結合疫苗”)獲得Ⅲ期臨牀試驗總結報告。報告顯示,該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及安全性,全面達到臨牀試驗預設目標。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是由腦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急性化膿性腦膜炎,具有起病急、進展快、...
據新華社北京4月7日電(記者陳旭)北京市醫療保障局等九部門7日聯合發佈《北京市支持創新醫藥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2025年)》,從政策層面聯合發力,支持創新醫藥產業發展,持續激發創新醫藥企業整體活力,推動萬億醫藥健康產業再上新臺階。若干措施2025版推出32條新舉措,明確提出:臨牀試驗項目啓動整...
本報電(記者劉發爲)記者從生態環境部獲悉,近日,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祕書處公佈了今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的主題——“Harmonywithnature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即“萬物共生和美永續”。爲了充分展示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成就,提升公衆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推進...
家住四川省眉山市青神縣青竹街道城東社區的居民歐素明,患高血壓、糖尿病多年,過去每年的藥費分別爲2000餘元和400餘元。自從他兩年前簽約“兩病”(高血壓、糖尿病)家庭醫生個性化服務包後,每年花在糖尿病、高血壓病上的藥品費總共360多元,大大減輕了用藥負擔。近年來,青神縣醫療保障局持續推進慢病規...
這幾天,美國網紅“甲亢哥”在中國各地開啓了他的“神州文化之旅”,通過直播向世界傳播了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剛看到這新聞時,想必不少人納悶:他爲啥叫“甲亢哥”?“甲亢哥”本名爲小達倫·沃特金斯,由於他直播時情緒亢奮、肢體語言豐富,很像是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的症狀——容易激動,被中國網友戲稱爲“甲...
本報北京4月7日電(記者白劍峯)由國家衛生健康委主辦的世界衛生日主題宣傳活動今日在京舉行,今年我國的宣傳主題是“保障母嬰健康呵護祖國未來”。我國婦女兒童健康水平顯著提升,婦幼健康核心指標位居全球中高收入國家前列,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爲婦幼健康高績效的10個國家之一。婦幼健康頂層設計全面加強。我...
新華社馬德里4月7日電西班牙近期發佈的一項研究顯示,人類尿液可回收用於生產氮肥,不僅能促進都市農業發展,還能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節約用水,帶來顯著的環境效益。西班牙巴塞羅那自治大學研究團隊近期在《資源、保護與循環利用》雜誌上發表論文介紹,據聯合國相關統計數據,全球對氮肥的需求每年增長約1%,...
肥胖人羣越來越多,而且趨於幼齡化。減重門診可根據患者情況定製食譜和運動方案,設定循序漸進的減重目標。針對減重手術,專業人士提醒,並不能完全解決患者的體重問題,關鍵是要通過控制飲食、增強鍛鍊、藥物治療等方式綜合減重。“這是你第二次做減重手術,這次務必要注意控制飲食,不能再隨意喫零食了!”3...
科技日報記者張夢然最新一期《自然》雜誌發表的研究報告了一個比米粒更小的起搏器。該臨時起搏器爲目前世界最小規格,無需電源,能在動物模型和人類心臟組織中有效調動心臟起搏。這個小型無線裝置或可微創植入患者體內,不需要時即可分解吸收,降低治療的整體風險。臨時起搏器對於在心臟手術後出現短暫心動過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