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過後,7月的北京熱浪氣勢更盛。近日,記者實地走訪房屋中介機構門店、部分售樓處後發現,前來看房、諮詢的人熱情不減,樓市“熱度”也與日俱增。
北京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員會數據顯示,1至6月,全市新建商品住宅網籤2.09萬套,同比增長11.9%;二手住房網籤8.75萬套,同比增長18.6%,成交量創三年新高。隨着政策環境持續優化調整,全市房地產市場正步入新發展階段。
改善需求增加
記者來到位於朝陽區東壩板塊附近的保利天匯項目售樓處,大廳裏坐着不少諮詢買房或是辦理手續的客戶。
該項目以改善型產品爲主,共有826套,目前已網籤807套。項目營銷負責人閆宇對記者說,上半年共網籤112套,對比2024年一季度明顯提升、二季度基本持平,銷量位於朝陽區前列。此外,客戶轉化率穩中有升,平均成交週期由8天縮短至6.5天。
“今年以來,全市二手住房成交量每月基本穩定在1.2萬至1.8萬套的合理區間。總體上,二手房網籤成交量均高於去年對應月份的成交量,是2022年以來成交量最高的上半年度。”北京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員會相關處室負責人告訴記者。
在鏈家德勝門店,商圈經理鄧昌惠向記者透露,近期人均帶看數基本爲每月12組,月均成交數約5至6套,多以改善型爲主。“很多業主賣掉房子後就在本區域換大面積的房子,不僅業主賣房更有把握了,客戶買房也更積極了。”
北京鏈家研究院分析師冷會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上半年二手住房市場表現總體不錯,4月受各種因素影響成交量有所回落,5月成交量又有回升,6月市場熱度依然不減,總體保持平穩。
從鏈家經營數據看,上半年,二手房成交的主力戶型多集中在60至90平方米麪積段,佔比約4成;從戶型看,超半數房屋爲兩居室,三居室佔比超2成。“中小戶型是主流,進一步分析近年趨勢發現,大戶型成交佔比也有上升趨勢。這既反映出改善型需求的增加,也是政策調整對剛需購房者撬動作用的持續顯現。”冷會說。
持續激活市場信心
近年來,北京市積極落實中央政策,及時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降低購房人首付款比率、房貸利率,調減限購門檻,有針對性地對綠色建築等提供優惠貸款,促進了剛需與改善型等多樣化住房需求入市。
冷會分析道,以“止跌回穩”爲目標的一系列政策調整,其積極作用是顯而易見的,有效地擴大了住房需求規模,對剛需和改善型需求羣體都有積極影響,這是促使上半年交易規模較高的重要因素。
北京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員會相關處室負責人介紹說,上半年,市裏通過舉辦形式多樣的推介活動,有效釋放住房消費需求,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
3月底,在首鋼國際會展中心舉辦商品住房展銷會,50多家房企的參展項目,覆蓋全市16區及經開區,展出170多個商品住房項目。部分房企還推出專屬優惠、裝飾裝修等多樣服務,單日現場參觀人數近5000人。
在此基礎上,各區結合實際推出系列活動:平谷區前兩季度連續舉辦“新年看新房”“走進校園”等活動,組織企業走進高校或平谷人才之家,展示剛需小戶型等多種住宅產品;通州區在端午節期間舉辦房展會,觀展羣衆達2.8萬人/次,成交金額約3.9億元;大興區在6月上旬線上線下同步舉辦“新房節”,匯聚23個優質項目,滿足首置、改善等多元需求。
完善供應體系 釋放積極信號
7月初,北京市政府研究推進“住有所居”有關工作,強調要完善住房供應體系,不斷優化房地產政策,更好滿足市民羣衆高品質、多樣化居住需要。此次定調,爲市場持續向好釋放了積極政策信號。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長張波分析道,政策效果已從短期刺激轉向長效機制構建,尤其是住房供應體系的完善推進,爲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奠定了基礎,展望下半年,北京樓市將繼續回穩向好。
近日,住房城鄉建設部調研組表示,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要求各地要切實扛起責任,持續鞏固房地產市場穩定態勢。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京津冀房地產研究院院長趙秀池表示,從北京市上半年數據來看,無論是剛需爲主的二手房、還是改善型爲主的新房市場,總體都保持穩定態勢。隨着政策的持續優化調整,市場信心也在不斷修復,助力提升購房意願,整體成交會繼續呈現穩中有進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