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軍某雷達旅優化指揮流程提升空情處置效率

空軍某雷達旅優化指揮流程提升空情處置效率——

指揮指令一鍵生成直達戰位

■周天雲 郝 赫

南國夏日,空軍某雷達旅一場紅藍對抗訓練緊張展開。

“遭電磁干擾!”特情突至,某雷達站空情處置驟然“停擺”。指揮所作戰參謀立即點選預案菜單,勾選干擾源定位、抗干擾等功能模塊,很快完成戰術組合,數條定製化指令一鍵生成,直達雷達站一線戰位。不多時,目標航跡被重新鎖定……

“以往,空情信息需經多級流轉才能抵達指揮所,處置方案需多方覈准才能實施。”這名作戰參謀介紹,傳統指揮模式下,基層雷達站操縱員經常面臨“指令未達、特情已至”的情況,只能依賴經驗臨機應變。

去年的一次訓練,該旅某機動分隊因指揮鏈路遲滯、信息流轉不暢,操縱員使用老辦法處置低空突防目標,最終錯失攔截窗口。覆盤會上,他們反思:“指揮鏈路必須快一步,否則‘敵’情就可能變成險情、危情。”

爲此,該旅創新優化指揮流程,將複雜戰場處置轉化爲模塊化標準操作,把戰場態勢和指揮動作拆解爲可靈活組合的模塊,建成可即調即用的“預案工具箱”,空情處置效率顯著提升。

訓練現場,某雷達站突遭“襲擊”,監控空域信息“消失”,指揮所立即啓用“直通專線”,連通一線操縱員。指令和關鍵數據包同步直達末端,各戰位按照指令快速反應。與此同時,相鄰站點依據預設協同方案自動補位,大屏幕上“消失”的空域,很快被重新點亮。

在某雷達站,值班員小高緊盯屏幕說:“以前遇到干擾要逐級請示、等待批覆,現在鼠標一點,處置方案隨即彈出,可直接執行。”數據顯示,空情傳遞時間明顯縮短,指令響應速度大幅提高。

“標準化的基本原理是統一、協調、簡化,是給指揮員提供快速決策的行動基準。”該旅領導介紹,他們給指揮流程做減法,預先將重要戰位設定爲“直通點”,並配備定製特情處置模塊,還在指揮鏈關鍵環節設置流程圖,明確一線能做什麼、權限多大、如何配合等,確保指揮指令直達末梢。

時至深夜,訓練進入白熱化,“藍軍”突然實施新型複合式電磁干擾,多種抗干擾預案均未取得預期效果。面對臨機特情,指揮所立即啓動動態重組機制。

確定干擾類型後,他們將抗干擾和數據覈驗2個基礎模塊重新組合,生成新參數指令發往一線。不多時,前方雷達站報告:特情處置成功!

“處置快一秒,制勝多一分。”該旅領導介紹,爲進一步提升處置能力,他們在日常訓練中主動設置預案庫未覆蓋的陌生場景測試,錘鍊指揮員運用現有模塊臨機組合新方案的能力;通過定期分析典型案例,持續優化預案,同時依託模擬訓練系統,組織官兵演練模塊應用,確保處置快速高效。

走出指揮所,繁星滿天,方艙內依舊燈火通明,指令聲、鍵盤敲擊聲此起彼伏,新一輪紅藍對抗訓練悄然展開……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