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私自安裝攝像頭監控丈夫行蹤,違法嗎?

近日,

#妻子裝攝像頭抓丈夫出軌遭第三者索賠#

話題引發關注。

據報道,

廣西藤縣一女子

在丈夫與第三者同居的出租屋內

安裝攝像頭,

拍下隱私視頻後曝光,

第三者索賠3.2萬元。

法院審理認爲,

原告有錯在先,

且未能提供證據

證明其精神遭受嚴重損害,

因此,

判決被告立即刪除發佈至社交平臺的

不當內容及影像資料,

但駁回了原告要求公開賠禮道歉、

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

及律師費的訴訟請求。

妻子私自安裝攝像頭

監控丈夫行蹤違法嗎?

如何平衡“原配維權”與“侵犯隱私”的

法律邊界?

一起來看《法治日報》律師專家庫成員、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黃利軍律師的專業解讀!

妻子私自安裝攝像頭監控丈夫行蹤違法嗎?

隱私權屬於人格權中的一項重要權利,是否構成侵犯隱私權,要看侵權行爲是否超過必要的限度,是否超越了必要的界限及範圍。如果妻子安裝攝像頭的地點屬於家庭公共空間,比如客廳、餐廳等,未拍攝到丈夫的私密活動,並且沒有將攝像頭拍攝視頻進行轉發、傳播,沒有對他人(包括丈夫以外的第三人)的隱私造成不當侵犯,且動機在於保護人身及財產安全,避免合法權益受到侵害,那麼,這種行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理解爲一種自我保護措施,並未超過必要限度。

如果攝像頭的安裝地點超出了夫妻共同生活的空間範圍,比如,在丈夫單獨工作場所、第三人住所等,或者安裝攝像頭的目的並非是爲了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而是出於其他不正當目的,如窺探隱私、惡意騷擾等,那麼,這種行爲就可能構成對他人隱私權的侵犯,屬於違法行爲。同時,即使是在夫妻共同生活空間內安裝攝像頭,如果其監控範圍不合理地擴大,導致對他人的個人隱私過度侵犯,也可能存在違法風險。例如,夫妻雙方與一方父母共同生活,妻子在非自己居住的臥室安裝攝像頭,這也涉及侵犯他人隱私的法律風險。

在法律後果上,若私自安裝攝像頭侵犯他人隱私,除了可能承擔民事賠償責任之外,還可能面臨罰款、拘留等行政責任。此外,如果非法使用屬於竊聽、竊照專用器材進行竊聽、竊照,並且造成了嚴重後果,如導致他人的隱私被廣泛傳播等,還可能涉嫌刑事犯罪。

如何平衡“原配維權”與“侵犯隱私”的法律邊界?

平衡“原配維權”與“侵犯隱私”的法律邊界,關鍵在於遵循合法、合理、正當的原則,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同時,尊重他人的隱私權和其他合法權益。

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一)重婚;(二)與他人同居;(三)實施家庭暴力;(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五)有其他重大過錯。因此,當配偶一方發現另一方出軌等過錯行爲時,有權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在離婚的同時要求損害賠償等。

但在維權過程中,要確保取證行爲合法。以配偶出軌爲例,合法的取證方式包括但不限於:一、收集配偶出軌的書面證據,如出軌對象的自認書、配偶的悔過書等;二、獲取配偶與出軌對象的通信記錄、聊天記錄等電子證據,但需要注意的是,獲取這些證據的方式必須合法,不能通過非法侵入他人賬戶等手段獲取;三、拍攝配偶與出軌對象在公共場合的親密行爲照片或視頻,但要注意拍攝地點必須是公共場合,且拍攝內容不能侵犯他人的隱私權;四、向與配偶出軌行爲有關的證人收集證言。同時,在維權時應當避免採取過激行爲,避免因過度維權而陷入新的法律糾紛。

文字:羅聰冉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