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對開飯店的夫妻相繼被確診乳腺癌的新聞衝上熱搜。有人驚呼“癌症真的會傳染嗎?”“原來男性也會得乳腺癌!”
近年來,家庭成員中接連患癌的現象屢屢發生,於是網上開始流傳出諸多“癌症會在家人間傳染”的說法,不少朋友聽後心頭一涼。
6月21日,湖南省胸科醫院腫瘤科主任、主任醫師肖陽寶對此表示,“癌症會傳染”的說法並不準確。因爲癌症不是傳染病,家人之間不會傳染癌症,日常生活中完全不用擔心癌症傳染的問題。
肖陽寶表示,之所以出現“家人連續患癌”“夫妻癌”現象,是因爲生活中家人們的生活習性、飲食結構相近,或者有家人患有某些可傳染的病毒或細菌,任何一方有可能致癌的不良生活習慣,容易潛移默化地影響對方,會讓家人患相同疾病的幾率大大增加,甚至導致“夫妻癌”。
家中多人確診腫瘤誘因很常見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男子一家9人患癌,8人去世”, 男子的父親因肺癌離世,兩個兄弟也相繼被確診爲胃癌、肝癌。細數起來,該男子三代人中就有9人確診癌症,其中8人已經離世。
“家中多人相繼確診腫瘤,這背後肯定有原因。”肖陽寶表示,從家族遺傳的角度來說,有些人的遺傳物質上有一些特殊的改變,導致人體對腫瘤發生的敏感性更高,處於同一環境條件下,對外界刺激更敏感,更容易患上腫瘤。臨牀中常見遺傳風險較高的腫瘤有乳腺腫瘤、胃腸道腫瘤、卵巢腫瘤、子宮腫瘤、前列腺腫瘤等。
“癌症的發生是一個多因素、多階段的過程,即使存在家族遺傳傾向,也不意味着一定會患病。”肖陽寶強調,腫瘤家族史並不等同於遺傳性腫瘤,更不代表一定會罹患腫瘤。如果有些家庭中有多代、多位家族成員罹患癌症,就可能是遺傳因素在“作祟”。當家族裏已經出現聚集性腫瘤患者時,需要進行專業的遺傳腫瘤諮詢,藉助基因檢測等手段,明確是否爲遺傳性腫瘤。
除了遺傳因素外,家人特別是夫妻之所以會同時或先後患上同一類癌症,大概率是因爲夫妻雙方接觸密切,在飲食和生活習慣方面比較接近,因此容易出現癌症“夫唱婦隨”或者“婦唱夫隨”的現象。
例如,當家裏有人長期吸菸時,其他人必然會長期被動吸菸,這樣共同患肺癌的風險就會增高。
另外,有些引起癌症的病毒和細菌具有傳染性,比如乙肝病毒、丙肝病毒、HPV(人乳頭瘤病毒)、幽門螺桿菌等。
因此,如果家人尤其是夫妻中有一方感染了相關的病毒和細菌,就可能導致另一方不幸被傳染,那麼夫妻雙方未來可能會出現相應的“夫妻癌”現象。
家人患了哪些癌要格外注意?
生活中有部分癌症很容易在一個家庭中“扎堆發生”,常見的有胃癌、肺癌、腸癌和食管癌以及肝癌等。
1.胃癌。很多家庭成員日常喜歡進食燒烤、醃製食物,久而久之可能對胃部健康造成損傷,對家庭成員各自造成的影響也差不多。另外感染幽門螺旋桿菌也是致癌的因素。因此平時要注意飲食合理、健康,積極治療胃病,減少胃癌的發生。
2.肺癌。二手菸、三手煙的危害絲毫不遜色於直接抽菸,家中有人長期在室內吸菸,家人們出現肺癌的可能性也會增加。此外,共同的家庭生活環境,做飯時產生的油煙、房屋裝修形成的有害物質,如甲醛等,也會讓大家同時受到傷害。
3.腸癌、食管癌。腸癌和食管癌的發生與喜歡食用燒烤、油炸、醃製食物,及進食燙的食物的不良飲食習慣關係密切,高熱量、低纖維、高脂肪的飲食習慣都會增加腸癌風險。如果經常食用特別燙的食物就會存在健康隱患,例如65℃或者65℃以上的熱飲或食物會增加患食管癌的風險。
4.肝癌。乙肝患者本就是肝癌的高危人羣,而乙肝病毒可以在人之間發生傳染,如夫妻一方患病,病毒則可通過一些行爲傳播(例如親密接觸),增加另一方患癌的幾率。黴變食物,尤其是黃麴黴素也會增加肝癌的風險。
哪些行爲會增加患癌風險?
1.不良飲食習慣。長期喝酒、食用高鹽、熏製、醃製以及發黴的食物,或者進食過硬、過熱、過快等,這些不良飲食習慣容易刺激消化道黏膜發生病變,還容易攝入許多致癌物質,因此不良飲食習慣容易引發癌症。
2.不良生活習慣。吸菸、長期熬夜、睡眠不足、過度勞累、精神長期、高度緊張等,都有可能降低人體的抵抗力,引起體內內分泌紊亂,不利於體內有害物質的代謝與排出,從而容易引發癌症。
3.環境刺激。長時間的日曬,或者接觸電離輻射工作生活區域的空氣污染等都有可能引起體內基因突變,從而容易引發癌症。
“高鹽、超重或肥胖、缺乏體育鍛煉、電離輻射、紫外線照射、職業暴露(如石棉)、感染(如HPV感染)、女性絕經後激素替代治療、未哺乳等都是增加患癌風險的因素。”肖陽寶強調道。
提醒:養成健康生活習慣,定期進行體檢
1.戒菸限酒:吸菸是導致肺癌的主要原因,而二手菸暴露同樣增加了不吸菸者患肺癌的風險。減少菸草接觸是最有效的預防手段之一。
2.改善生活環境:儘量避免長期暴露於污染環境中,如石棉、粉塵等職業性致癌物;同時注意室內空氣質量,特別是廚房油煙對女性的危害。
3.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均衡飲食,多喫新鮮蔬果,少喫油炸食品;規律作息,適當運動,增強免疫力。
對於年齡在50至74歲之間、有吸菸史或其他高危因素(職業暴露史或者家族中有肺癌病例者)的人羣來說,定期進行低劑量螺旋CT檢查能夠顯著提高早期發現的機會。這種檢查方法可以有效檢測出較小的肺部病竈,並且相較於傳統的胸片更加敏感準確。
“由於大多數惡性腫瘤早期沒有症狀,或者難以察覺,所以防癌體檢便成爲一種對高風險人羣及發現異常的人羣,進行有效干預管理的體檢方式。”肖陽寶提醒,隨着醫學技術的進步,對於早期發現的肺癌患者,應儘早就醫,並接受專業的檢查和評估。
肖陽寶表示,通過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積極採取預防措施,可以大大降低患癌的風險。同時,一旦出現不適症狀,應及時就醫檢查,爭取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並沒能提供最高級別的保障方案。
全媒體記者 高煜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