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山東濰坊某漂流景區內,一名20多歲的女子稱自己的右眼遭到他人用高壓水槍攻擊,經診斷爲右眼球挫傷、創傷性前房積血,引發網友熱議。
作爲全球首位致單眼盲病因,眼外傷以“病情緊急、進展迅猛、情況複雜”爲特徵,其黃金救治時間窗口極爲有限。國內眼外傷治療專家、愛爾眼科醫院集團上海區首席專家胡運韜教授表示,暑假來臨,青少年兒童戶外活動增多,眼外傷也進入高發季,如果受傷,必須在短時間內進行準確的判斷和處理,這對患者的預後至關重要。
眼球容易遭遇各種外傷
“眼球如同精密的玻璃儀器,任何外力衝擊都可能引發不可逆損傷。”胡運韜多年來一直致力於眼外傷的救治,對多種複雜情況的眼外傷進行視力重建,使很多瀕於失明的患者重獲光明。他指出,機械性鈍挫傷最爲常見,如拳頭擊打、球類撞擊,嚴重時可導致眼球壁破裂,眼內容物脫出;而鉛筆戳傷、剪刀劃傷等銳器傷,以及炸傷、化學灼傷、激光筆損傷等,更需警惕。
根據傷口特徵,眼外傷分爲兩大類型,包括閉合性眼外傷,如角膜擦傷、異物入眼(如沙土、毛屑)、眼球鈍擊傷等,表面無開放性創口,但內部組織可能已受重創;第二類是開放性眼外傷,如尖銳物體(剪刀、牙籤、釣魚鉤等)刺穿眼球,直接導致眼球穿通,常伴隨視力驟降與出血。更隱蔽的風險在於,部分鈍挫傷可導致眼球破裂。
暑假裏,兒童青少年活動多了,在進行一些比較激烈的競技體育運動時,同樣可能會因爲外力作用導致眼球受傷。
胡運韜在爲患者治療
眼外傷救治需爭分奪秒
在胡運韜的診療經歷中,兩起病例深刻詮釋了眼外傷救治的“時間價值”。32歲的女子小林(化名)在洗澡時因低血糖洗澡昏迷,後導致眼部撞傷,醒來時右眼已完全喪失光感。“送來救治時,可見眼球壁存在隱匿性巨大創口。”通過一期顯微縫合保住眼球,二期手術切除渾濁玻璃體並復位視網膜後,患者視力逐步恢復。首次手術是爲後續治療奠定基礎,錯過黃金期可能造成永久視力受損。
低年級小學生小可(化名)在和同學玩耍時,被突然關閉的大門撞擊,門把手撞破眼球,當即出現腫痛、流淚。胡運韜教授團隊緊急實施角膜清創縫合,7天后通過玻璃體切除、視網膜復位及硅油填充,使視力恢復至0.2。
“兒童外傷比較特殊,跟成年人的病理過程完全不同,所以必須經驗豐富的醫生才能處理。”胡運韜說,尤其是眼外傷的孩子,一定要爲他們儘可能地保住眼球,否則兒童眼球萎縮後,也會影響面部發育,造成面部發育不對稱。
“眼球穿通傷的救治,從來都是與時間的賽跑。”胡運韜說,曾有患者因鈍器劈傷導致眼球內容物全部流出,因送醫過晚,即便頂級專家也無力迴天。
目標:先保眼球再保視力
“在傳統診療模式下,眼外傷患者往往需要輾轉多家醫院,才能獲得有效治療,耗時又耗力。正是針對這些痛點,覆蓋華東、輻射全國的眼外傷救治會診中心不久前正式成立了。”上月,胡運韜教授牽頭成立了眼外傷救治會診中心,通過整合全國專家資源、優化轉診流程、開展遠程會診,爲患者搭建高效救治通道。“我們的目標始終是:先保眼球,再保視力。”
“預防眼部受傷至關重要,很多傷害其實是可以避免的。參與危險活動時,務必採取適當的防護措施。”胡運韜就曾接診過一名眼睛被炸傷的男青年。男青年將打火機置於廚房竈臺致爆炸傷眼,提示需遠離易燃易爆物;木工、電焊從業者務必佩戴防護眼鏡,避免金屬碎屑飛濺傷眼。
相較於成人,兒童的眼球組織結構更爲脆弱,抵禦外界傷害的能力也較弱。胡運韜表示,暑假是眼外傷高發季,掌握兒童眼外傷的預防和治療知識顯得尤爲重要。剪刀、筆、尺子、彈弓、石子……這些孩子眼裏的“小玩意”,一不小心就可能變成傷眼利器。
胡運韜提醒,當眼睛受到拳頭、球類、棍子等鈍性物體打擊時,首先應檢查是否存在視力減退或疼痛等症狀。一旦視力變得模糊不清,眼睛感到強烈的異物感,疼痛難以忍受,或者伴有出血,必須立刻前往醫院接受治療。特別是在遇到穿通傷或破裂傷的情況下,如果銳器仍然插在眼睛上,絕對不能自行拔出,要避免按壓、揉搓,以免造成二次傷害,應該用乾淨紗布或小碗輕蓋受傷眼睛,儘快送醫。
眼部化學傷主要是由強酸(硫酸、硝酸、鹽酸等)、強鹼(石灰、氫氧化鈉等)的溶液,以及粉塵等接觸眼部而發生的傷害。一旦發生化學傷,正確做法是第一時間用大量清水沖洗,沖洗時間應在30分鐘以上。如果有幹石灰進入眼睛,應把石灰去除後再行沖洗,否則會造成熱灼傷。隨後緊急就醫,進行進一步急救處理。
記者: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