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打造直播大舞臺百城計劃 激活全國文旅消費新生態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道】7月4日,快手直播產業發展交流會在河北唐山遷安天元谷景區召開,文化和旅遊部、河北省文旅廳等多部門代表及行業專家齊聚,聚焦“直播大舞臺”如何通過“線上+線下”聯動模式激活文旅消費。快手直播品類運營中心負責人陳驍在會上透露,快手將推出專屬百億流量,在全國打造直播大舞臺百城計劃,讓更多城市擁有自己的城市名片。

創新模式破局:從景區救場到生態重構

夜幕下的唐山天元谷景區,泡泡龍大舞臺燈光亮起時,線上直播間湧入數百萬粉絲,線下觀衆圍坐歡呼——這個曾面臨客流危機的景區,因直播大舞臺實現“逆襲”。2024年以來,快手通過“線下搭臺+線上直播”模式,構建起“內容引流-線下消費-口碑傳播”的閉環,成爲激活地方夜經濟的新引擎。

快手直播大舞臺突破傳統直播間場景限制,以主理人控場、多元嘉賓互動的舞臺形式,將晚會級表演感與觀衆強交互結合。這種模式既通過線上流量爲景區引流,又以線下實景演出提升直播內容吸引力。數據顯示,唐山泡泡龍大舞臺主理人趙長龍轉型一年間,粉絲量從0飆升至1408萬,累計直播超千場,帶動天元谷景區客流量翻倍,60家商戶營收顯著增長。

不只是景區的泡泡龍大舞臺,在河北晉州西曹村,尹氏父子打造的西曹大舞臺首秀吸引了4-5萬觀衆,周邊自發形成100餘個攤位,老餡餅攤日耗麪粉100斤,羊肉串攤兩月增收10萬元。這種“舞臺搭臺、經濟唱戲”的生態鏈,正從城市向鄉村延伸——河北省已落地18個常態化直播大舞臺,涵蓋城市地標與鄉村集市,線上單場直播觀看量達數十萬至數百萬級。

標杆案例實證:流量變現與文旅增值的雙向奔赴

“15分鐘敲定合作,無償提供核心演出場地”,天元谷度假區董事長陽家軍的決策帶來立竿見影的效果:景區商鋪出租率增長8%,酒店週末頻頻滿房,365便利店日營收從700元躍升至7000元。網約車司機王師傅觀察到,外地遊客“一家老小專程來看演出,帶動喫住玩消費”,形成全域經濟拉動效應。

安徽蚌埠將直播大舞臺與龍蝦啤酒節結合,主播唐薇團隊聯合16家龍蝦企業,在2025年5月的10天直播中吸引1.1億人次觀看。雙墩文化、淮河風光通過鏡頭走向全國,網友留言“沒想到蚌埠這麼有意思”,推動城市文旅IP破圈。這種“特色產業+直播”模式,成爲地方節慶營銷的新範本。

政策與行業共振:從商業實踐到社會價值升級

河北省文旅廳副廳長王榮麗稱,直播大舞臺形成“可複製、可持續的文旅融合新路徑”,已成爲宣傳河北文旅的新窗口。文化和旅遊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等機構的參與,標誌着該模式從企業商業行爲向社會公共服務生態的升級。

中國新聞文化促進會會長張首映認爲,直播大舞臺實現“線上線下、室內室外、演出觀衆、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四個一體化,建議文旅部門積極對接。社科院冷凇指出,模式構建可持續的直播夜經濟生態,鏈接周邊消費、賦能文旅IP、共享情緒價值。北大盧暉臨稱,通過“物理空間+數字延伸”重構城市公共社交功能,破解“千城一面”困境,延續地方煙火氣。

百城計劃啓幕:百億流量加註文旅數字化基建

快手直播品類運營中心負責人陳驍宣佈,將通過百億流量扶持與培訓體系,在全國孵化更多泡泡龍、西曹大舞臺式標杆,助力城市打造專屬文化名片。這一計劃響應國家促消費政策,被視爲激活文旅消費的“數字新基建”——不僅是流量變現工具,更成爲推動經濟增長、文化傳承與鄉村振興的綜合解決方案。

隨着百城計劃推進,快手直播大舞臺或將重新定義文旅產業邊界:當每個城市都擁有可線上傳播的文化舞臺,數字時代的地域特色正通過直播鏡頭,轉化爲可體驗、可消費的新經濟增長點。(心月)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