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超十三妹”奮起“掙筆畫”:常州每年要辦500場足球賽

雖有全國各地“借筆畫”,但在“蘇超”賽場上一場未勝卻“越輸越紅”的常州決定靠硬核實力而不只是流量,把在綠茵場上失去的“筆畫”原地掙回來。該市的《足球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5—2027年)》日前出臺,提出“足球事業振興發展走在全省前列”的目標,將構建校園、社會聯賽體系,年均舉辦足球賽事超過500場。

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已戰罷五輪,全隊只有1名職業運動員的常州迄今每戰皆北,積分排在末位,被稱爲“蘇超十三妹”,大名也因爲被網友每輸一場減一筆而從“吊州”變成“川隊”。但是,隊員在逆境中永不言棄的精神,以及常州被“虐”得起、“接梗”自嘲的豁達自信使輿論轉爲幾乎全方位的支持,城市也晉級“蘇超頂流”。

據《三年行動計劃》 ,常州的目標是形成全鏈條足球生態體系。支持培育職業俱樂部2家、社會青訓俱樂部10家以上、球迷組織8家,新建、改建場地100片,全市校園和社會足球場達到700片,推動學校場地開放率在60%以上;籌備組建市足球運動管理中心,建成1個省級青少年足球訓練中心,青少年註冊運動員超過1000人,力爭每所學校每年至少舉辦1次足球賽。同時,構建產業鏈,做強足球賽事經濟。

常州金壇區第三屆校園足球聯賽近日舉行,13支校園足球隊參加了U8、U10兩個組別的角逐。“常州發佈”圖

近期,蘇南的蘇錫常三市均有事關足球的三年工作安排出臺。6月中旬,無錫市政府第61次常務會議審議了該市足球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三年行動計劃》。7月2日,市委召開關於充分發揮“蘇超”撬動作用的專題工作推進會,要求按照《三年行動計劃》的安排做好組織保障,促進文商旅體深度融合,推動賽事流量轉化爲發展增量。

“全國足球發展重點城市”蘇州也於6月發出《縣區級足球青訓中心建設工作指南(2025-2027年)2.0版》,融合普及足球知識的校園、強化專業訓練的體校、提供個性化培訓的社會青訓機構等形成工作體系。將足球納入學校體育課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保證每週至少1節足球課,並制定足球特長生的評價政策,探索靈活學籍制度,至少佈局6所小學、3所初中、1所高中,以暢通特長生的升學保障通道。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