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這個夏天最火的是啥?“浙BA”絕對榜上有名——目前第一階段地區預選賽的冠軍已出爐,而自8月起,更激烈的城市爭霸賽也將引爆詩畫江南。
“受浙BA影響,近段日子大夥的運動熱情如火一般高漲,很多沒運動基礎的辦公室一族也加入其中。但從整個七月科室的接診情況來看,運動損傷的患者佔比很高,較平時已增長近兩成。”杭州市富陽中醫骨傷醫院康復科主任任雅春對此感觸很深,有的是乒乓球比賽打太多,打出肱骨外上髁炎;有的是天天長距離騎行,膝蓋紅腫難忍;還有的是和朋友打羽毛球,誰知一個扣殺下去,肩膀就抬不起來了……
康復科醫生提醒,夏天是運動損傷高發期,在某些情況下,光靠靜養或冰敷並不能解決問題,甚至可能會越拖越糟。在面對這種情況時,掌握正確的處理方法很重要。
一場籃球打完關節卻不行了
可能與這些因素有關
“半個月前打籃球不慎扭了腳,在家休息了幾天,週末手癢上場打比賽,在防守時太投入,和球友撞了個滿懷,前交叉韌帶又傷了。”坐在任雅春面前的小王(化名)慚愧地撓着頭。
原來,32歲的小王是村裏有名的籃球達人。七月初,今年的富陽百村籃球賽開幕,代表家鄉出戰的小王別提多開心了。爲保持手感,他每天下班後就泡在籃球場,一直練到深夜纔回家。
任雅春回憶,小王初次來就診時,是輕度踝關節扭傷,經相應處理後已有改善。“而這次是前交叉韌帶受傷,由於撕裂程度較高,需進行手術。”簡單理解,就是通過微創手術移植一條肌腱來替代斷裂的原韌帶。
前交叉韌帶受損是常見膝關節損傷之一,多見於籃球運動,患者在起跳爭球后單腿落地,此時膝關節伸直,如果重心稍有前傾,地面反作用力會使膝關節超過正常活動範圍。若繼續運動可能引起其他關節韌帶的連鎖反應,如內側副韌帶斷裂、半月板損傷等,治療起來就更爲棘手。
“近期我們遇到不少像小王一樣在打籃球過程中受傷的民間愛好者,究其原因,與運功前未充分熱身、發力方式不正確及核心力量不足等因素有關。”任雅春提到,很多剛入門的運動小白,往往更關注技巧,卻忽視了體能和肌肉力量訓練的重要性——如在運球變向過人時,總想做一些華麗的高難度動作,在突破上籃或投籃時,定要學着球星一樣滯空很久纔出手。殊不知在高強度運動中,如果沒有充足的核心力量爲支撐,會導致動作變形,繼而大大增加受傷風險。
如何科學應對運動損傷
康復科醫生這麼說
千萬別覺得運動損傷是小事,在臨牀上,其有各種各樣的分型,處理方法也不同。
若按緩急程度,可分爲急性損傷和慢性損傷;若按組織分,包括骨折、肌腱韌帶損傷、肌肉損傷、臟器損傷、神經損傷;要是按受傷部位的數量來看,又分單發傷、多處損傷、複合損傷等。
“在具體應對上,可遵循幾大原則。”任雅春介紹,首先對於比較輕微的損傷,如關節、肌肉出現酸脹不適但體格檢查呈陰性的人羣一般無需特別處理,建議暫停體育活動,在不適感緩解後需在專業教練指導下學會科學發力方式,並加強關節周圍的肌肉功能鍛鍊,尤其是頸、肩、腰、背等重點部位。
其次,對於已產生症狀而未達到手術指徵的患者,如由肌腱炎,肌腱韌帶小部分撕裂損傷、部分關節不穩所引起的疼痛,可通過休息、電療、超聲波等理療適時結合運動療法、口服藥物等方式進行調理。
另外,做完關節手術的患者要遵醫囑定期進行康復訓練,這有利於預防和緩解關節僵硬,促進肌力增長及運動狀態的恢復。
時下正值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也是適合減重的黃金季節,晚飯後出門運動的人比以往更多了。就像一口吃不成胖子,鍛鍊也得講究循序漸進,康復科醫生並不提倡運動小白盲目跟着網上的健身大咖加練,這極易導致他們陷入運動損傷而不自知。
潮新聞記者 鄭佳穎 蔣升 通訊員 王櫳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