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爲雲CloudMatrix 384超節點商用,強化中國AI算力基礎​

【環球網科技報道 記者 張陽】在人工智能驅動行業變革的當下,如何推動AI從實驗室走向產業落地,成爲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4月10日,在安徽蕪湖舉辦的華爲雲生態大會2025上,華爲公司常務董事、華爲雲計算CEO張平安正式發佈華爲雲CloudMatrix 384超節點,並已在華爲雲蕪湖數據中心實現規模上線。

中國AI發展算力短板補強

自2022年底ChatGPT發佈以來,世界對中國AI的固有印象一直是“追趕者”。過去一兩年內,當被問及中國科技企業距離OpenAI有多遠時,有從業者給出的答案還是兩三年。但近期以DeepSeek爲代表的中國AI的集中爆發證明,中國創新實現了從“應用創新”向“定義創新”的重大躍遷,中國科技企業已經擁有探索創新範式、引領發展趨勢的能力。

華爲雲推出基於新型高速總線架構的CloudMatrix 384超節點集羣,具備“高密”“高速”“高效”的優勢,通過架構的全面創新,在算力、互聯帶寬、內存帶寬等方面實現突破,實現從服務器級到矩陣級的資源供給模式轉變。

目前,華爲雲CloudMatrix 384超節點集羣已在蕪湖數據中心規模上線,成爲國內唯一正式商用的大規模超節點集羣,可以爲AI推理提供澎湃充足、即開即用的智能算力。同日,AI基礎設施服務商硅基流動宣佈,搭載了CloudMatrix架構的昇騰雲支撐硅基流動實現單卡1920tokens/s的DeepSeek-R1推理性能,比肩H100部署表現。

這也意味着在DeepSeek等大模型走在世界前列、千行萬業積極擁抱AI技術的當下,中國AI產業發展進程中的“算力短板”得到補強,“基礎設施-模型-應用”的系統性生態變得更加完善。另有公開資料顯示,CloudMatrix 384超節點關鍵特性也均已超越英偉達NVL72超節點。

張平安在會上表示,華爲雲致力於成爲行業數字化的“雲底座”和“使能器”,通過AI全棧能力打造“自主創新、安全可信”的AI算力底座,依託昇騰AI雲服務推動各行各業AI的快速開發與落地。同時,華爲雲還持續深耕行業,以盤古大模型爲引擎,打造行業解決方案,加速千行萬業的智能化進程。

智能算力基建突破回應時代需求

站在中國乃至全球AI的視角看,華爲雲超節點技術的突破既是對時代需求的回應,也是與一衆中國科技企業攜手引領AI發展範式的努力。

有統計顯示,雖然DeepSeek將單次訓練成本降低53%,但頭部企業因此增加並行實驗次數,反而推高了全球算力需求。而隨着AI技術的門檻降低,過去由於成本限制而無法應用AI的領域,例如中小企業、邊緣計算場景等,將湧現出大量新的應用需求,從而導致算力調用密度指數級上升。

面對這樣的狀況,傳統的算力範式正在觸及天花板,國產AI算力更是面臨通信延遲吞噬算力帶來的效率瓶頸、居高不下的模型訓練成本、核心技術封鎖等核心挑戰,讓重構AI原生的雲基礎設施成爲當前中國AI發展至關重要的一步。

CloudMatrix 384超節點集羣正是華爲雲給出的答案,其改變了傳統數據中心的架構和算力供給模式,旨在通過全棧系統性創新解決大規模AI算力需求的高效供給問題。

華爲雲EI服務產品部部長尤鵬表示,集羣規模的擴大並不等同於訓練效率的線性提升,需從單純追求算力總量的供給轉向追求更高的算力利用率與可用度,同時深度思考推理服務走向實用,要同時追求更低的推理時延與更高的吞吐性能。

除CloudMatrix 384超節點帶來的算力底座革新外,華爲雲昇騰AI雲服務還宣佈在資源調度、推理服務和集羣可靠等三方面進行升級。華爲雲推出容器級Serverless資源調度,實現高併發應用場景時,系統能夠依據實時的AI業務任務負載,動態地調整算力資源分配,算力資源利用率平均提升50%;全新升級分佈式彈性推理服務,深度融合資源調度優化、彈性推理機制及智能路由等技術,MoE+CoT模型推理有效吞吐提升50%。爲保障大模型訓練安全,華爲雲還升級昇騰雲腦-全棧故障診斷模型,實現萬卡集羣故障分鐘級感知、定界與恢復。

同時,華爲雲還用AI重塑了多個雲原生的核心軟件和開發工具鏈,升級了軟件開發生產線CodeArts、數字內容生產線MetaStudio、雲原生安全體系、數據治理生產線DataArts、GaussDB數據庫等全線產品智能化能力,爲千行萬業AI創新提供更智能化的解決方案,助力AI真正落地行業。

目前,昇騰AI雲服務已全面適配行業主流160多個大模型,服務600多家創新企業。其中,DeepSeek系列模型也已上線昇騰AI雲服務。基於昇騰AI雲服務部署DeepSeek,具備全棧國產化算力、從雲端到邊緣的本地化部署方案、豐富應用場景解決方案、強大雲服務和全流程專業服務等多重優勢。

從“單點突破”走向“系統創新”

當前,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激發全球科技之變、產業之變、時代之變。從DeepSeek到華爲雲,中國AI的爆發絕非“曇花一現”,而是整個行業攜手開闢一片新天地。

中國AI發展正迎來黃金期,已構建起從基礎模型、算法架構到應用落地的完整創新鏈條,集中展現出體系化發展的獨特優勢。越是飛速發展的時期,越需要堅實的底座和厚實的土壤,這也是華爲雲在AI時代給自己的定位。華爲公司常務董事、華爲雲計算CEO張平安10日表示,華爲雲致力於做好行業數字化的“雲底座”和“使能器”。在全球,華爲雲開服節點已經覆蓋了全球33個地理區域,96個可用區,在中國也完成了貴安、烏蘭察布、蕪湖三大雲核心樞紐佈局。

例如,華爲雲就與終端雲深度融合,實現“云云協同”,幫助華爲的Pura X系列手機取得市場佳績。華爲終端雲服務總裁朱勇剛表示,“華爲雲作爲數字世界的‘黑土地’,提供先進的AI算力、雲原生架構與全球化基礎設施;終端雲則依託鴻蒙操作系統,成爲連接億萬用戶、開發者與生態夥伴的橋樑。二者協同下,新一代AI助手‘小藝’通過昇騰雲算力支持及盤古大模型、DeepSeek雙模型驅動,實現了服務交互模式的革新,真正成爲用戶的陪伴助手。AI能力成爲用戶對鴻蒙喜愛的重要因素之一。”

“構建多元、彈性、高效的算力基礎設施是未來發展的核心。昇騰AI雲服務作爲華爲雲全棧自主的AI雲算力底座,向上爲千行萬業提供了高性能、高可用、高可靠的算力服務選擇,滿足多樣化的業務場景需求;向下,爲百模千態的發展提供澎湃的AI算力供給,夯實模型創新的根基。”尤鵬表示。

在行業人士看來,華爲雲正在致力於構建龐大、高效、安全可靠的AI基礎設施,希望讓智能算力像電力一樣隨取隨用。而當AI應用門檻降至水電煤級別時,帶來的將不僅是技術升級,更是一次生產力的躍升。

當前,中國AI處於從單點突破邁向系統創新的關鍵時期,華爲雲與DeepSeek這樣的引領者至關重要。一方面,它們代表着中國走在科技創新前沿的能力;另一方面,它們也將牽引整個產業鏈合力向上,讓中國在全球AI浪潮中掌握未來發展的主導權,成爲前沿科技的“規則定義者”。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