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科技綜合報道】4月15日消息,OpenAI正式推出GPT-4.1系列模型,涵蓋GPT-4.1、GPT-4.1 mini和GPT-4.1 nano三款子模型,所有版本均需通過API接口調用。此次升級被視爲GPT-4o的“進化版”,在多模態處理、上下文容量及成本效率上實現全面突破。
GPT-4.1系列的核心亮點在於其多模態處理能力的顯著增強。相較於GPT-4o,新模型在圖像-語音-文本實時轉換延遲降低63%,尤其在醫療影像標註、工業圖紙協同編輯等專業場景中表現突出。此外,GPT-4.1的上下文窗口擴展至100萬個token,是GPT-4o的8倍,能夠處理超大型代碼庫或長文檔,支持“大海撈針”式精準信息檢索。
在性能提升的同時,GPT-4.1系列通過推理棧優化與提示緩存技術,大幅降低使用成本。據OpenAI官方數據,GPT-4.1的輸入費用爲每100萬token 2美元,輸出費用爲8美元,相較於GPT-4o,中等規模查詢成本降低26%。對於重複使用相同上下文的查詢,OpenAI還將提示緩存摺扣從50%提高至75%,進一步壓縮開發者支出。
除標準版GPT-4.1外,OpenAI同步推出兩款輕量化模型:GPT-4.1 mini:性能接近GPT-4o,延遲降低近50%,成本減少83%,適合資源受限的邊緣設備;GPT-4.1 nano:體積縮小80%,MMLU基準測試得分80.1%,成爲分類與自動補全任務的“性價比之王”,特別適配智能手錶、物聯網設備等場景。兩款輕量模型均支持離線運行,滿足開發者對低延遲、低能耗的需求。
OpenAI同步更新了API經濟模型,GPT-4.1系列現已對所有開發者開放。此外,o4-mini生態已完成阿里雲、華爲雲等平臺適配,推理速度提升40%,中小企業月費最低99美元起。這一舉措旨在推動AI技術的普惠化,降低企業級應用的部署門檻。
OpenAI首席執行官Sam Altman表示,GPT-4.1系列的發佈標誌着模型策略從“大而全”向“精細化、多層次”演進。大模型仍是基礎,但圍繞具體場景的輕量模型將成爲未來生態的核心。這一轉變或將重塑AI行業競爭格局,推動技術從雲端向邊緣設備滲透。(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