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質生產力系列之二:算力湧動,人工智能發展標註“上海座標”

【環球網科技報道 記者 張陽】生產力始終是推動歷史車輪滾滾向前的核心動力。從青銅冶煉到機械自動化,從核能利用到基因編輯,從區塊鏈到元宇宙、腦機接口、可控核聚變,每一次科技革命的浪潮都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構着產業版圖、社會生態與人類認知邊界。正因如此,“新質生產力”這一前瞻性理念的提出,猶如在時代座標系上樹立起新的航標,迅速引發學界、政界與產業界的廣泛共鳴與深度思考。

在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關鍵階段,新質生產力正成爲破局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密碼。當下,從長三角到粵港澳,從京津冀到中西部創新高地,各地正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圍繞新質生產力的培育機制、應用場景與發展路徑展開系統性探索,力求在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中搶佔先機。其中,上海市作爲我國的經濟中心和創新高地,在新質生產力的探索與實踐中走在了前列。

上海:超算中心引領智算新篇章

近日,在上海超級計算中心成功舉辦的“智聚申城 模塑未來”主題活動暨“昇騰新動力 DeepSeek新紀元”媒體沙龍上,政產學研用等各界代表,共同聚焦智能化時代如何藉助普惠算力推動千行百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上海超級計算中心作爲國內首個高性能計算公共服務平臺,採用全棧國產化方案打造了上海市人工智能公共算力服務平臺,其峯值速度達 100PFLOPS(FP16),爲用戶提供普惠的人工智能算力支持。據中心負責人透露,新一代算力中心將融合傳統超算與智能算力,構建 “超智融合” 科研範式,助力科研創新邁向新高度。

上海超算中心應用技術部部長王濤博士介紹了平臺的運行服務情況。“自上線以來,平臺及生態合作伙伴在算法模型驗證、遷移適配支持、微調推理服務等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已服務80餘家用戶。例如,在與商飛的合作中,超算中心的算力資源助力國產飛機如ARG21、C919等的設計研發,通過模擬仿真驗證設計,減少研發成本,加速研發進程。同時,平臺還孕育出多個行業大模型,如中核八所的龍吟大模型、蜜度的蜜巢大模型等,分別在覈電、政務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提升了行業效率。”

在此次活動中,衆多企業也展示了基於昇騰算力的創新應用成果。瓏京科技針對企業數據安全焦慮,推出“玲瓏”智能體解決方案,並演示了基於昇騰的推理一體機,通過“四位一體”平臺實現業務全流程閉環。在某水務集團的規章溯源系統應用中,將事故追責準確率提升至95%,有效攻克了RAG技術準確率的行業瓶頸。

新致軟件作爲華爲的重要合作伙伴,分享了其在幫助企業實現AI轉型的經驗。公司副總裁黃茂華表示,今年企業客戶對AI轉型的需求更爲迫切,期望在實際價值場景中快速落地。新致軟件基於昇騰算力和DeepSeek大模型,爲企業提供從諮詢規劃到交付實施的全棧服務。例如在爲某大型醫藥公司服務時,通過分析業務場景,推薦合適的大模型方案,助力企業優化庫存分配、降低運營成本。此外,新致軟件還計劃在2025年服務100家行業頭部客戶,通過生態賦能和產教融合培養更多AI專業人才。

上海電力大學夏飛教授團隊則將昇騰算力應用於新能源領域。其研發的風電葉片巡檢系統藉助“風靈”大模型,使缺陷檢測準確率提升12%以上,運維成本降低30%。該方案已在陝甘風電場進行實測,並逐步拓展至海上風電場景。同時,團隊以開發的變電站智能巡檢系統爲核心,與電力大學:國網上海培訓中心及華爲技術有限公司成功申報省級重點課程,開創了“AI+電力”人才培養新模式。

寶鋼股份:AI賦能鋼鐵行業新紀元

不僅在上海超級計算中心的成果豐碩,昇騰算力在其他行業也發揮着關鍵作用。寶鋼股份作爲鋼鐵行業的領軍企業,與華爲深化合作,以昇騰AI算力底座爲核心推動鋼鐵製造全流程智能化轉型。面對國際技術壁壘,寶鋼股份將“自主可控”作爲AI戰略基石,選擇昇騰構建智能算力底座,保障供應鏈安全。通過雲邊端協同架構,實現算力資源高效配置,支撐多基地協同管控。

在實際生產中,AI技術解決了諸多難題。寶鋼股份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們與華爲進行合作重點是推進大模型在行業領域內的落地,例如,去年寶鋼聯合華爲重點推進了高爐控制中的爐溫預測難題,經過十餘次的迭代,模型達成目標,預測一小時後的爐溫的命中率達到95%,硅含量命中率達到92%,預測兩小時後的也能達到90%以上,具備可實際應用的能力,通過降低燃料消耗,經濟效益也非常可觀。”

此外,據瞭解,雙方還合作將熱軋產品表面缺陷識別模型在半年內準確率提升至96%,並推廣至多基地產線;熱軋自然寬展預測模型完成在線部署,開創大模型參與生產實時控制的先例。這些應用每年爲寶鋼股份帶來超千萬元的經濟效益。寶鋼股份還計劃在2025年上線300個AI應用場景,打造5個AI標杆產線,推動鋼鐵行業向高效能、可持續方向發展。

太保科技:保險科技新生態引領行業變革

在金融領域,太保科技在保險行業同樣藉助昇騰算力實現了數智化轉型的突破。在技術底座建設上,太保科技承接中國太保大模型能力建設項目,打造了保險行業首個自主創新千億級大模型基礎設施。基於昇騰算力底座軟硬協同的優化技術,大模型訓練的整網計算性能提升了30%。在大模型推理場景,通過部署MindIE推理引擎實現多用戶併發吞吐性能倍增。昇騰底座兼容業界主流生態,顯著降低智能化轉型門檻,已實現智能保顧、理賠攔截等AI應用場景的開發及商用,客戶服務滿意度達80.5%,定損換修審覈準確率提升至59.4%。

同時,太保科技基於鯤鵬底座實現“一雲多芯”戰略,高效支撐業務高峯,爲保險核心系統國產化與低碳數據中心改造探索出了新路徑。

面對保險業“AI+數據”的雙驅動趨勢,太保科技的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衆所周知,數據是人工智能的‘燃料’,驅動着人工智能技術的高速發展,同時也助推着人工智能在企業場景的適配、落地。太保通過集團統一大數據平臺的建設和數據治理,沉澱了海量、豐富、高質量的產品數據、交易數據、行爲數據、操作指引庫數據、案件案例數據,同時也積累了大量的金融行業法律法規、財務、醫療、精算等各領域的通識數據,基於這些價值數據對大模型進行訓練微調,大幅提升了AI應用到具體業務場景的準確率,提升了業務可接受度,當前,太保科技正在規劃更加適應AI計算特徵的集團知識庫建設,進一步放大企業數據的價值。”

上海在新質生產力發展方向上的探索與實踐,爲各行業的數智化轉型提供了寶貴經驗。從超級計算中心的普惠算力支持,到企業在各行業的創新應用,再到高校的人才培養,已形成了“超算中心平臺支撐+企業場景創新+高校人才儲備” 的良性生態。隨着這一生態的持續發展與完善,將不斷釋放裂變效應,爲中國人工智能發展標註出鮮明的“上海座標”。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