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科技報道 記者 張陽】當今,已有百年曆史的汽車工業持續邁入新的發展階段,一邊是“電動化”重塑動力系統,另一邊是“智能化”顛覆駕駛體驗。從智能製造,到智能座艙、智能輔助駕駛,經過多年積累,中國汽車產業已然完成了從“以市場換技術”到“以技術賦能產業”的跨越。尤其是已進入下半場的智能輔助駕駛技術,作爲汽車智能化的核心領域,其發展程度不僅關乎車企未來的競爭力,更決定着產業格局的走向。
在剛閉幕的上海車展上,一場無聲的變革正在悄然進行。合資車企一改前兩屆的低調,在新能源與智能化領域與國內技術廠商展開了密集聯動,如豐田引入鴻蒙座艙,奧迪牽手“華爲乾崑智駕”(智能輔助駕駛)等等,這些現象均展現出了智能汽車產業發展的全新可能。
雙向賦能破局,重塑豪華車智能化賽道
在所有合資車企中,奧迪無疑是亮眼的存在。“我們深刻感受到中國市場用戶對於先進算法和軟科技的需求,所以在鞏固自身硬科技實力的同時,一定要補齊某些短板”,一汽奧迪銷售有限責任公司執行副總經理李鳳剛如是道出了當下衆多合資車企的心聲。
在智能汽車產業高速發展的浪潮中,技術實力是企業立足的關鍵,且隨着市場競爭加劇,缺乏技術支撐的車企會逐漸顯露劣勢,大潮退去,誰在“裸泳”一看便知。作爲擁有百年曆史的豪華品牌,奧迪自然不甘落後。其在車展上發佈了多款搭載“華爲乾崑智駕”技術的車型,讓“油電同智”變爲現實。選擇與“華爲乾崑智駕”合作,也絕非偶然,這本質上也是傳統豪華車企對尖端智能駕駛輔助技術的認可。
據數據顯示,在車企銷量中,燃油車佔比仍超過50%,全球市場佔比更高達85%,憑藉其龐大的市場基礎,燃油車在智能化轉型方面具有巨大潛力,然而,燃油車與智能輔助駕駛系統之間存在從機械結構到電子系統、從硬件適配到軟件兼容等諸多挑戰,奧迪和華爲乾崑的合作,正是針對行業現實難題展開了探索。以跨平臺技術兼容爲例,“華爲乾崑智駕”技術可對奧迪 PPE 豪華純電平臺與 PPC 豪華燃油平臺共享的E³1.2電子電氣架構進行很好適配,成功實現了“油電同智”。
“不論是油車還是電車都需要智能化,在奧迪深厚的豪華造車底蘊之上,我們將融入智能化技術,讓消費者暢享新時代豪華出行體驗,雙方合作也將堅持守正創新,在鞏固安全與既有優勢的基礎上,持續探索智能汽車發展新路徑”,華爲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靳玉志表示。
以往,國內車企大多從國外引進技術,而如今國外豪華車企奧迪引入國內“華爲乾崑智駕”的先進技術,實現了雙向賦能。此次合作不僅提升了奧迪車型的智能化水平,爲消費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選擇,還證明了豪華品牌可通過技術開放與創新合作維持競爭力,爲其開闢了新的發展路徑。
引領行業發展,“華爲乾崑智駕”等解決方案持續升級
儘管中國汽車產業在電動化、智能化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但發展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前不久工信部的相關會議,強調了汽車生產企業須充分開展組合駕駛輔助測試驗證,明確系統功能邊界和安全響應措施,市場宣傳應嚴格按照國家規定,如實展現產品能力,這也讓業界清醒認識到,中國汽車產業仍需沉下心來完善技術、持續創新。
憑藉在技術創新、安全性能提升以及對行業發展的推動等多方面的卓越表現,“華爲乾崑智駕”已在智能輔助駕駛行業佔據領先地位,引領着行業發展方向。在華爲乾崑智能技術大會上,華爲乾崑依託多年技術沉澱,推出了乾崑智駕ADS 4、乾崑車控XMC等全新解決方案,其首創的CAS4.0全維防碰撞系統可實現“全時速、全方向、全目標、全天候、全場景”安全覆蓋,包括ADS 4最高亦可支持高速L3商用。
靳玉志表示,“‘乾’爲天,意味着‘體驗向上捅破天’;‘崑’爲山,代表着‘技術向下扎到根’,基於這種理念,“華爲乾崑智駕”將ICT技術引入汽車領域,所有的技術積累都是爲了讓用戶‘敢用、愛用’,我們希望把智能帶入每一輛車,讓安全和體驗成爲汽車科技的底色。”
對中國汽車產業而言,也需要更多像“華爲乾崑智駕”這樣沉下心認真做技術的企業,共同推動智能汽車產業的技術革新與生態繁榮。
錨定車圈優選技術供應商,華爲持續深耕汽車行業“智能黑土地”
汽車工業對於所有國家來說,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尤其是對產業鏈的創新拉動作用極其顯著。“華爲乾崑智駕”也正在與更多車企攜手合作,將先進的智能駕駛輔助技術搭載到更多車型上,推動產業革新。
中國有大量的整車製造企業,但是確實缺乏能力全面的汽車技術供應商,而華爲自從進入汽車領域以來,外界關於華爲造車的聲音就從未斷過。華爲創始人任正非曾明確表態“華爲不造車”,華爲始終堅守“幫助車企造好車、賣好車”的定位,不涉足整車製造領域,而是專注於智能輔助駕駛、智能座艙等核心技術的深耕細作。
憑藉自身深厚的技術、生態和產業積澱,華爲深耕汽車行業“智能黑土地”,爲車企提供全方位的賦能支持,華爲的技術硬實力也在市場上得到了充分驗證與認可。
近日,華爲乾崑、中汽中心,以及來自廣汽、上汽、江汽、北汽、奧迪等11家車企代表,共同發起了智能輔助駕駛安全倡議,衆多車企與華爲並肩前行,聚焦技術研發、規範營銷宣傳、強化用戶教育、共建行業標準等內容,進一步築牢了安全底線。
華爲之所以能夠成爲行業引領者,離不開在研發上的巨大投入和專業團隊支撐。靳玉志表示,2024年,華爲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研發投入超過100億,集團近1800億元,在技術層面,華爲已構建出全鏈路、端到端的智能輔助駕駛技術體系,有效推動了中國汽車產業在全球智能化浪潮中佔據技術高地。
在智能汽車產業的激烈競爭賽道上,華爲已然成爲衆多頭部汽車企業的優選合作伙伴。從歷史悠久、底蘊深厚的傳統車企,到充滿創新活力的新勢力品牌,衆多行業領軍者紛紛選擇與華爲深度合作,攜手探索汽車智能化的無限可能。華爲也力求讓每一輛車上都有華爲智能汽車相關技術的成果,成爲車圈優選技術供應商。
據最新市場調研數據顯示,90%的中國消費者願意爲高階智能輔助駕駛服務額外付費,安全性能更是被列爲核心考量因素。消費者不僅追求智能駕駛輔助功能的全面覆蓋,更期待車企提供清晰的技術邊界說明、完善的安全培訓體系,以及更人性化的交互體驗,這無疑爲行業發展指明瞭方向。正如李鳳剛在採訪中所說,“企業理應注重真正的技術更新與安全升級,對法律法規和消費者安全保持敬畏,這樣才能長期健康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