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科技報道 記者 林迪】聯想日前在Tech World 2025 創新科技大會上正式發佈超級智能體矩陣,包括天禧個人超級智能體、樂享企業超級智能體和城市超級智能體。聯想集團董事長兼 CEO楊元慶首次定義了超級智能體的三大核心功能——感知與交互、認知與決策、自主與演進。
會後,楊元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分享了它對於智能體發展趨勢、關稅對於科技公司的影響以及企業出海等觀點。
楊元慶稱,“超級智能體是提高生活質量和生產力水平的下一個引爆點,它已經不再只是一個工具,而是個人和企業的‘認知操作系統’。它是個人和企業亟待解決的需求與問題的總入口,令出即行”。
他強調:“超級智能體不是與設備捆綁,而是與人綁定。它將成爲個人的認知操作系統,利用所有設備上的數據增強智能,同時確保數據安全和隱私。”
面對 AI 智能體自主決策能力增強帶來的倫理挑戰,楊元慶提出,混合式 AI 是解決數據安全問題的關鍵方向。“公有 AI 在回答用戶問題時可能暴露個人隱私數據,而混合式 AI 通過個人可信計算,利用本地設備的計算能力對私有數據進行學習和推理,避免隱私泄露。”
另外,對於“改變頭腦,升級電腦”的觀點,楊元慶表示:“人類不必擔心被 AI 取代,但必須升級自身技能。未來,善於應用 AI 工具的個人和企業將成爲贏家。我們要不斷學習,突破自我,掌握新技能。”
“短期來講,AI對我個人帶來的影響,就是短時間內讓我更忙了。從更長遠來講,我希望個人智能體能夠幫我多做一點事,涉及到生產力方面的事情,智能體可以多做一點,讓我騰出精力做創更多造力的事情,讓AI卷生產力,讓人類卷創造力。”提到人工智能對他的影響,楊元慶指出,這是一個新時代的開始,機會很大。無論對於個人還是企業而言都有很多的事情可以做,所幸AI讓我們的願景更加清楚。
他對記者表示,“可能今天大家認爲聯想是賣設備(PC、手機和服務器)的。可能在未來我們就是一個以智能體業務爲核心的企業。我們很希望能夠把這個願景能夠實現,能夠助力每個人的生活更加美好,每個企業的效率更加提升。”
針對全球化與出海挑戰,楊元慶分享了聯想的應對策略:“全球化趨勢不可逆轉,但我們也需要適應世界上出現的新的挑戰和新的要求,比如結合本地化發展。聯想通過全球資源整合與本地交付,應對關稅及政策變化。我們已在 11 個國家建立 33 家工廠,形成端到端整合的 ‘ODM+’ 模式,確保在高關稅市場保持競爭力。”
“能夠整合全球最好資源的企業最後能夠勝出,而不是故步自封守在一個市場上,其實中國製造業的完整、高效就是一種優勢。”他進一步指出,“聯想應對高關稅的影響,對我們來講不是一個新鮮的事情。我們並不怕高關稅,我們怕的是不確定性,只要是明確的東西,我們一定比我們競爭對手能夠做更快更好的調整。”
最後,楊元慶總結道:“聯想的出海模式可爲其他企業提供借鑑。我們要整合全球資源,同時在終端市場實現本地化交付,包括生產製造與研發能力。這要求企業具備端到端的整合能力,靈活應對國際形勢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