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道工序一個不能少,一件作品的製作週期長達一兩年是常態——自元代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的景泰藍工藝,因爲集美術、雕刻、鑲嵌、玻璃熔鍊、冶金等專業技術爲一體,被譽爲傳統工藝集大成者,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璀璨明珠。日前在上海藝術品博物館揭幕的“絲路擷珍——銅胎掐絲琺琅藝術展”全國巡展,帶人們走...
融時代劇、創業劇、工業劇、女性劇爲一體,近期熱播的《風吹半夏》講述了具有獵奇色彩的女性鋼鐵企業家發家的故事。此種故事設置,既形成女性身份與鋼鐵、創業職業之間的戲劇張力,又以小見大,展現了上世紀90年代的社會面貌,描繪一衆私營企業的發家、成長、變革過程。但相對於原著《不得往生》,該劇對時代展現...
軍事情報劇《信仰》正在東方衛視播出,該劇聚焦真實歷史事件和人物,劇中既有驚心動魄的情報對決,又有懸念叢生的博弈較量,再現瞭解放戰爭雲譎波詭的情報大戰。《信仰》時間線從1945年開啓,講述了國民黨軍統局負責審查共產黨紅色宣傳品的軍官趙雲飛(秦俊傑飾),在每天審讀大量的紅色宣傳品工作中,被真理所感...
歷史傳奇劇《天下長河》正式在湖南衛視收官,這部國內首部講述清代黃河治理故事的電視劇,以氣勢磅礴的歷史敘事方式重新樹立了“失傳已久”的歷史劇風格。該劇在豆瓣開分高達8.5分,播出至今一月有餘,收視位列七網省級衛視收視第一,中國視聽大數據省級衛視收視第一,創造了歷史劇收視、口碑難得一見的“雙...
“我以前對川劇的瞭解只有變臉,最近真是大開眼界。”在成都理工大學求真廣場川劇知識趣味問答區,機電工程學院的大二學生王同和同學們熱聊剛剛競猜的題目。以戲曲進校園活動爲契機,成都理工大學特別舉辦了首屆川劇藝術節,這是川渝地區高校首個以“川劇傳承傳播”爲主題的校園品牌藝術活動。今年10月以來,四川...
電視劇《山海情》阿語版近日在埃及、蘇丹等多個阿拉伯國家正式播出,講述中國脫貧攻堅故事,助力中阿人文交流。電視劇《山海情》取材於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閩寧鎮的成長史,故事背景是20世紀90年代,講述了世代生活在寧夏南部山區的老百姓,在閩寧協作機制幫助下改造荒灘、開拓家園,將飛沙走石的“幹沙灘”建...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華夏禮儀之邦,待客之道,怎能少了音樂?2000年,秉此初衷,河南博物院組建華夏古樂團,希望以古樂曲、古樂器招待八方來賓。如今,華夏古樂團已經乘風出海,以中華古音樂、古樂器爲媒,向世界講述中華文明的別樣精彩。古樂出海“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核心閱讀今年以來,舞臺藝術佳作頻現。現實題材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題創作湧現衆多口碑力作,跨界改編作品展現舞臺魅力,各類創作扶持計劃培育青年人才,線上線下結合進一步拓展劇場的廣度。舞臺藝術的蓬勃發展,爲觀衆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首屆“大戲看北京”展演季拉開帷幕,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朱䴉》...
“數字敦煌·開放素材庫”於近日正式上線。該庫由敦煌研究院等單位聯手打造,是全球第一個基於區塊鏈的數字文化遺產開放共享平臺。通過該平臺,全球學者、文化愛好者、藝術創意者可以獲取來自莫高窟等石窟遺址及敦煌藏經洞文獻的6500餘份高清數字資源檔案。據介紹,藉助區塊鏈技術,該庫素材的原創證明和相關的...
12月16日,備受期待的《阿凡達:水之道》(以下簡稱《阿凡達2》)將在中國內地正式上映(12月14日至15日開啓超前點映),影迷們將重返潘多拉星球。影片導演詹姆斯·卡梅隆近日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相信中國觀衆能夠在這部電影中找到更多共鳴,“因爲中國觀衆都是非常注重家庭的,相較於第一部,《阿凡達2》是...
歷史小說作家馬伯庸12日做客直播間,與俞敏洪和董宇輝爲新書造勢,並透露新作《長安的荔枝》將會被拍成電影,並展示了由著名海報設計師黃海操刀的《長安的荔枝》概念海報。《長安的荔枝》是馬伯庸出版的最新歷史小說,靈感來源於唐代詩人杜牧名句“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作者腦洞大開地構建了一...
12月10日,由王雷、劉暢、傅子恩聯合執導,著名編劇娟子打造劇本,李小冉、李乃文、周依然、周奇、宋春麗、孫浩、齊歡、任帥、王維唯、張衣、吳思雨、許淇傑、張奕聰、王子橋等聯袂演繹的電視劇《我們的日子》亮相央視2023年“大劇看總檯”發佈會。《我們的日子》講述了因就職同一所工廠而結緣的三個家庭在上世紀...
老少咸宜的雜技晚會、孩子喜歡的兒童劇和木偶劇、戲迷票友期待的評劇、通俗易懂的北京曲劇……12月,八部涵蓋多種藝術門類的好戲共同亮相首屆“大戲看北京”展演季“雲劇場”。12月9日播出的是中國評劇院原創大戲《母親》。12月12日,由中國木偶藝術劇院創演的大型史詩舞臺劇《三封書信》通過對話歷史、對話...
12月9日至11日,“國粹第一課”——2022年北京市戲曲進校園系列活動進行了三天線上現場直播活動,爲首都大中學生演出了京劇經典劇目《紅娘》《珠簾寨》《鎖麟囊》的精彩選場。“國粹第一課”是北京國粹藝術傳承促進會自主打造的品牌項目,旨在講好中國故事,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該項目以經典京劇劇目爲主幹,...
“排練倒計時三天”,音樂劇《夜半歌聲》排練廳白牆上的紅色數字相當醒目,劇組每天都會換上新數字,提醒着每個人時間在滴答間流走。在排練廳待上一小會兒,緊張感與忙碌感就會撲面而來,房間前側,聯合導演郭小茗在爲三位“綠蝶”說戲,“宋丹萍”的扮演者鄭棋元則一人走上梯架練唱。舞臺後側,一衆演員們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