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4月8日,進化論資產CEO、首席投資官王一平在社交平臺發文稱,已於當日加至滿倉。此前在4月7日A股震盪調整時,王一平就表示自己正分步抄底中國核心資產,展現出對中國資產的樂觀態度。
公開資料顯示,進化論資產爲行業知名的百億級私募。今年以來,王一平多次公開表達對中國資產的看好。4月4日,他更是發文直言願意接手想要賣出中國資產的投資者,並計劃抄底5億以上的中國相關資產。
除了進化論資產,北京一家百億級私募也在市場調整中積極加倉。近日,該私募稱,其基金經理已加倉了自己操盤的產品。該私募相關人士表示,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引發的資本市場劇烈波動在預料之中,但不排除一次性調整到位的可能。
面對全球市場的巨震,頭部私募普遍表現出“不悲觀”的態度。淡水泉表示,雖然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帶來了新的不確定性,導致恐慌情緒升溫,但恐慌情緒本身並不可持續。他們更關注不同類型企業未來會受到哪些具體影響,並認爲一些被情緒錯殺的企業反而呈現出更爲明顯的投資價值。
星石投資也認爲,目前A股市場對現有關稅政策的反應已經基本到位,後續快速下跌風險有所收斂。同時,經歷快速調整後,股市估值已經處於合理偏低水平。他們指出,雖然全球基本面風險增加,但國內逆週期政策已有儲備,國內經濟的內生穩定性已經回升。後續投資更重要的邏輯在於“以內爲主”,關注超跌帶來的機會。
在具體投資機會方面,私募對科技、消費和醫藥板塊更爲關注。有業內人士表示,中國科技板塊將是今年行情持續的主線。處在一個多重科技革命互相交匯的時代,中國走在全球前沿,意味着科技領域會湧現非常多的驚喜和機會。同時,中國科技公司的估值更具優勢,值得挖掘和佈局。
星石投資則對內需板塊更爲青睞。他們認爲,雖然外需敞口較大的行業可能有階段性壓力,但政策對內需領域的拉動可能會更爲確定。預計今年內需將是我國經濟的主要拉動力。同時,內需板塊當前估值被壓縮至更低水平,結合政策驅動逐漸增強的預期來看,他們更加關注內需板塊超跌帶來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