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近日,高盛分析師Karen Reichgott Fishman和Lexi Kanter在報告中表示,美國例外論的消退以及美國經濟衰退風險的增加,正促使外匯對沖策略發生轉變。
報告數據顯示,自2025年初以來,對沖美股外匯風險的日元投資者年化回報較未對沖組合高出11.6個百分點,而美股投資者對沖歐股外匯風險則導致回報減少了22.9個百分點。基於此,高盛建議外國投資者應提高對美股的外匯對沖比例(特別是日元和歐元投資者),而美國投資者則應降低對非美股票的外匯對沖比例,甚至直接持有非美元資產。
德銀也表示,歐元在4月2日的關稅衝擊後表現優於美元,且隨着歐元區積極採取措施提升安全資產供應、加強國防和放鬆財政政策,歐元作爲避險資產的吸引力正在上升,有望成爲美元的“替代品”。
高盛稱,全球經濟增長趨於平衡及海外回報前景改善,使得美元和美股同時下跌的情況變得更加頻繁和持久。此外,高盛在報告中提出了投資者在決定是否減少外匯敞口時應考慮的四個主要因素:投資組合構成、跨資產相關性、套利交易以及經濟前景。
綜合這些因素,高盛認爲,考慮到美國經濟衰退風險的上升、股票價格的下跌,以及美國政策的不確定性和外匯波動加劇,外國投資者應增加對美股的外匯對沖比例,而美國投資者應減少對非美股票的外匯對沖比例或直接持有非美元資產。這可能導致對美元的需求減少,高盛因此預測,未來一年美元將繼續貶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