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山東山大電力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於電網智能監測及新能源領域技術研發與產業化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從事電網智能監測和新能源相關產品的研發、製造、銷售和服務,主要產品包括故障錄波監測裝置、輸電線路故障監測裝置、時間同步裝置等,目前該公司正在申請上市。
根據招股書披露,張宗保是山大電力的研發中心副主任,其1979年出生、本科學歷,2001年4月至2025年1月曆任公司(包括其前身)研發中心副經理、研發中心經理、研發中心主任助理。但據山大電力此前在新三板掛牌時發佈的公開轉讓說明書,當時張宗保同樣被列入核心技術人員名單中,當時披露的履歷則爲2003年3月至2007年3月任電力有限軟件開發部副經理,這與此次IPO招股書披露的入職時間相比晚了兩年,信息披露前後矛盾。
另據山大電力此前在新三板掛牌時發佈的公開轉讓說明書,公司的核心技術人員中包括有車仁飛,其於2017年7月至今任山大電力副總工程師,但是在此次申請創業板IPO,核心技術人員名單中未在包含車仁飛,但其仍然是山大電力的持股股東。
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檢索,車仁飛在2020年9月還曾以發明人的身份,爲山大電力申請過專利。隨後在2021年6月則以發明人的身份,爲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淄博供電公司、山東大學申請過專利。考慮到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是山大電力的第一大客戶,至於上述信息是否指向山大電力與大客戶和山東大學存在研究人員共用,山大電力並未接受記者採訪。
公開信息披露還顯示,公司以直接參與生產的人員工時數爲標準,能更爲客觀準確地反映公司產品的生產能力,理論工時=Σ(當月參與生產人員數量*當月工作天數*7.5小時)。招股書還披露,在2023年末和2024年末公司的生產人員人數分別爲79人和89人,變動並不很大即便以較低的79人數量、每天工作7.5小時測算,達到全年108005.31小時的實際工時,也僅需要工作不到183天.
此外,山大電力的銷售費用支出金額很高,2024年金額達8794.73萬元,相當於同年淨利潤的三分之二;在公司的銷售費用中,差旅及招待費金額就超過了3000萬元。截至2024年末公司的銷售人員人數爲99人,以此計算公司的銷售人員人均支出差旅及招待費金額高達30萬元。對於一家銷售客戶主要在省內的企業,發生如此高金額的差旅及招待費是否合理,公司同樣未予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