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時隔三年再談判:邁出艱難一步 未實現突破

新華社伊斯坦布爾5月17日電 題:俄烏時隔三年再談判:邁出艱難一步 未實現突破

新華社記者王騰飛 劉磊 江宥林

俄羅斯和烏克蘭代表團16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舉行雙方三年多來的首次直接談判。雙方就互換1000名戰俘達成共識,同時“原則上”願意繼續接觸和談判。

分析人士認爲,俄烏時隔三年多再次直接對話,對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具有一定意義,但俄烏在短期內實現停火併不容易,同時雙方在覈心關切問題上的分歧依然難解。

邁出艱難一步

這場受到各方高度關注的談判由土耳其外交部長費丹主持,持續近2個小時。英國廣播公司攝影記者在現場看到,談判開始時雙方代表沒有握手。

談判結束後,烏克蘭代表團團長、烏國防部長烏梅羅夫對媒體表示,雙方討論了停火和兩國領導人舉行會晤等問題。俄羅斯總統助理、俄方代表團團長梅金斯基發表聲明說,俄方對談判結果總體滿意,對於烏方提出的領導人舉行直接談判,俄方“已經知悉”。

俄烏代表團還確認,雙方已同意近期交換1000名被俘人員。據多家媒體報道,這將是自2022年2月烏克蘭危機升級以來雙方最大規模的一次戰俘交換。

費丹在會後表示,俄烏此次達成換俘共識是“建立信任措施”,同時俄烏雙方都表示原則上願意繼續進行接觸談判。

烏克蘭政治專家費先科指出,本輪談判沒有取得突破性進展在意料之中,但兩國談判進程得以繼續,仍是雙方實質性磋商邁出的艱難一步。

俄羅斯國家杜馬(議會下院)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列昂尼德·斯盧茨基說,這次談判“朝着和平解決衝突邁出一步”,但期望談判立即取得重大突破並不現實。

停火分歧猶在

俄烏能否通過談判達成停火共識,是各方關注的重點。談判前,烏方在歐洲和美國支持下提議自12日起實施至少30天的全面無條件停火,俄方則表示停火只是給烏克蘭提供喘息機會,以便烏恢復軍事能力繼續與俄對抗。

目前各方披露的消息顯示,俄烏在停火協議方面進展有限。梅金斯基在會後說,雙方商定將提交各自對未來停火的詳細建議。路透社援引一名匿名烏克蘭代表團成員的話報道,俄方在談判中提出,停火的前提條件應該包括烏軍從部分土地上撤軍,遭到烏方拒絕。

烏克蘭在會後繼續尋求通過歐美向俄方施壓。烏總統澤連斯基同法國、英國、德國和波蘭領導人一起,與美國總統特朗普通電話。烏政府發言人說,澤連斯基在通話中要求,如果俄羅斯繼續拒絕停火,需對俄“強力”制裁。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歐洲正與美國一起準備對俄的新一輪制裁。

俄羅斯政治觀察人士德米特里·索洛尼科夫認爲,這次談判再次體現出,雙方對於“先停火還是先談判”的分歧沒有改變。烏克蘭希望先實現停火,以便獲得喘息機會、增加武器供應,然後雙方再談判;俄羅斯則堅持先談判然後纔可能停火的立場,以保持對烏方的軍事壓力。

關鍵問題難解

分析人士指出,從談判前俄烏雙方就已暴露出的各種分歧看,這次談判沒有取得突破性進展並不意外。俄烏在停火條件、部分土地歸屬、烏是否加入北約等核心問題上依然存在難以彌合的分歧,實現停火乃至持久和平依然道阻且長。

費先科認爲,只要美國方面持續支持談判,烏方就不會放棄談判,接下來烏方預計會和美國進一步協調立場。美總統特朗普15日稱,在他與俄總統普京會面前,俄烏和談不會取得重大進展。

俄新社的報道說,俄方的關鍵訴求在於讓西方放棄把烏克蘭“歐洲化”的企圖,只有當烏方願意討論這一議題時,雙方的談判纔會有實質性進展。至於美歐制裁,不會成爲俄羅斯改變立場的決定性因素。

英國天空電視臺評論,不可忽視的現實是,俄烏雙方依然存在很大分歧,目前來看,雙方還沒有顯露出爲達成和平協議而作出“必要而艱難”讓步的意願。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