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媒:泰國多舉措應對美國關稅影響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甄翔】美國政府4月初宣佈徵收“對等關稅”時,針對泰國商品設定的關稅稅率爲36%,但此後不久特朗普又宣佈推遲徵收“對等關稅”90天。泰國經濟高度依賴外貿,而美國是泰國商品的最大出口目的地。面對美國關稅的巨大沖擊,泰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旨在提振本國經濟的措施。據泰國《曼谷郵報》19日報道,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當日宣佈擴大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

根據新規,符合條件的泰國中小企業可在5年內享受免繳企業所得稅的優惠,免繳金額最高可達企業同期投資金額的100%。此前,泰國中小企業享受免繳企業所得稅優惠的期限爲3年,且免繳金額最高爲企業相關投資金額的50%。

此外,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還批准了總額高達997億泰銖(約合217.6億元人民幣)的數據中心和可再生能源投資計劃,並收緊了外國投資數據中心的相關政策,要求外國投資必須爲泰國帶來高科技,確保項目能真正讓泰國經濟獲益。根據新規,數據中心項目想獲得最長8年期的稅收優惠,必須符合嚴格的能耗標準等要求;無法滿足高標準要求的項目,最長只能享受5年期稅收優惠。

爲提振旅遊業,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還鼓勵企業在非旅遊熱點地區投資酒店業,將企業所得稅免繳優惠期從此前的3年延長至5年,以促進多地旅遊基礎設施建設,並培育新的旅遊目的地。

《曼谷郵報》稱,在泰國財政部長披猜主持召開的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會議上,還決定調整其他投資促進措施。對一些存在生產過剩風險和可能造成環境污染的領域,將不再實施投資促進措施。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數據顯示,對美出口佔泰國出口總額的12%-15%。後續美國關稅政策走向將對泰國經濟造成重大影響。4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今年泰國經濟增速預期調降至1.8%,並建議泰國積極推進貿易多樣化和結構改革,以應對美國關稅衝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亞太部副主任杜塔古普塔說:“泰國不能再完全依賴旅遊和出口了,而應考慮升級現有產業價值。”

在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週一出臺經濟提振措施之前幾個小時,泰國官方公佈了最新預測數據,將今年泰國經濟增速調降1個百分點,調降原因就是貿易戰對投資和出口造成衝擊。

此外,泰國近期也在積極加強同其他東盟國家的經貿合作。泰國總理佩通坦上週訪問越南,這也是過去11年來泰國政府首腦首次訪問越南。其間,泰越雙方將兩國關係提升至全面戰略合作伙伴水平,並宣佈將努力推動雙邊貿易額從目前每年200多億美元提升至250億美元。

美國《外交學人》雜誌網站分析認爲,經貿合作在泰越共同發表的聯合聲明中佔據重頭地位,這說明雙方都希望加強經貿合作,並降低自身對美國市場的依賴。     

佩通坦回國後,馬上又迎來了印尼總統普拉博沃的到訪。泰國同印尼的年雙邊貿易額達180億美元。在19日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佩通坦表示兩國將共同推進東盟經濟一體化,團結應對全球地緣政治和經濟不確定性。此外,雙方也承諾將共同推進兩國之間的貿易和投資合作。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