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對雙方、對世界都有哪些好處?專家解讀

記者從商務部瞭解到,5月20日,在中國—東盟經貿部長特別會議舉行期間,雙方共同宣佈全面完成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談判。

3.0版對中國—東盟經貿合作有何影響?

中國—東盟自貿區於2010年建成,是中國第一個對外商談和建立的自貿區,也是東盟的第一個自貿區,2015年升級爲2.0版。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談判歷經近兩年時間、9輪正式談判,於2024年10月實質性結束。如今,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談判全面完成。

不斷升級的中國—東盟自貿區對區域經貿合作、產業鏈供應鏈協同有何影響呢?

專家表示,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將進一步提升貿易合作水平,擴大雙方貿易規模,進一步深化貿易自由化,擴大雙方市場開放。

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教授、自貿區研究中心主任蔡宏波介紹,雙方達成了一個在各自對外的自貿實踐中最高水平的標準技術法規和合規的評定程序,也首次承諾在制定自身標準的時候要參考對方的標準。這對現在對外的制度型開放有規則、規制、標準、管理4個主要領域的開放具有借鑑意義,最後能夠讓雙方的企業和民衆一起受益,促進共同的繁榮。

專家表示,今年恰逢中國—東盟自貿區建成15週年,3.0版全面完成談判,也意味着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合作站上了一個新的起點。

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教授、自貿區研究中心主任蔡宏波介紹,3.0版本里面還設立了中小微企業的內容,給雙方的中小微企業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便利。這些措施都給企業層面的活動提供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更好的營商環境,也有助於雙方民衆生活水平提高,促進共同繁榮。

2002年,中國與東盟十國領導人宣佈開啓自貿區建設進程。雙方先後達成並實施了貨物貿易協議、服務貿易協議和投資協議,構成了中國—東盟自貿區1.0版;2015年,雙方達成升級協議,形成了2.0版,協議於2019年全面實施。

在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帶動下,中國已連續16年保持東盟第一大貿易伙伴,東盟連續5年成爲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2024年,中國與東盟國家的貿易總額近7萬億元人民幣,佔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的15.9%;今年一季度東盟繼續穩居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地位,進出口1.71萬億元,同比增長7.1%,佔我國整體外貿的比重提升到16.6%。

專家:爲全球貿易注入確定性

專家表示,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談判全面完成,進一步強化了中國與東盟十國在經貿合作方面的制度性安排,夯實了以規則推動合作的基礎,在當前貿易保護抬頭的背景下,中國—東盟的合作向全世界發出了明確的重要信號,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始終是全球發展的關鍵。

專家表示,中國—東盟自貿區是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的自貿區,通過標準規制的互融互通,打破了傳統的由發達國家主導規則標準制定的舊模式。

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會長馬建春表示,中國和東盟國家在這次談判當中體現出了對自由貿易和規則的尊重。大家首先堅持自由貿易,堅持多邊主義的貿易規則,在這個基礎之上大家纔有了一個談判的基礎。在談判過程當中,我們堅持平等、對等、互利。

專家還表示,中國和東盟國家的合作,是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一個典範。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談判全面完成,這既是合作發展過程中的客觀要求,也是合作行穩致遠的引領和保障。

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會長馬建春表示,我們在貿易當中需要確定性,確定性是確保中國和東盟國家貿易行穩致遠的一個保障。不僅如此,確定性也是確保全球經濟貿易活動順利開展的一個保障。所以我們也是在積極地以經濟合作當中的確定性,來對沖各種不確定性給全球貿易所帶來的衝擊和不利影響。

(總檯央視記者 張歆 黃瑋)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