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調查:近七成受訪年輕人瀏覽社交媒體後自我感覺更差

英國《衛報》5月20日文章,原題:英國調查:近半數年輕人希望生活在一個沒有互聯網的世界   一項新調查顯示,近半數年輕人寧願生活在一個沒有互聯網的世界。這項由英國標準協會開展的調查揭示了16至21歲的年輕人中,46%表示他們更希望在一個完全沒有網絡的世界度過青春。

調查顯示,近70%的受訪者在瀏覽社交媒體後自我感覺更差;半數受訪者支持實行“數字宵禁”,在晚上10時後限制使用特定應用和網站;1/4的受訪者每天花4小時或更長時間瀏覽社交媒體;42%承認曾向父母和監護人隱瞞自己的網絡行爲;42%的受訪者曾在網上謊報年齡;40%承認擁有“小號”;27%表示完全捏造過自己的身份。

這項調查結果發佈之際,英國科技大臣彼得·凱爾暗示政府正在考慮強制設置一些應用的禁用時段。英國防止虐待兒童協會網絡兒童安全政策主管拉尼·戈文德表示,數字宵禁雖有效果,但若無配套措施,仍無法阻止兒童接觸網絡有害內容。“這些風險在日間同樣存在,危害程度也不會減弱。”戈文德補充說,企業和政府的首要任務是確保兒童使用“更安全、不易沉迷的網站”。

該調查訪問了1293名年輕人,發現27%的受訪者曾向陌生人分享實時定位。同一調查中,3/4的受訪者表示疫情期間上網時間增加,68%認爲過度上網損害心理健康。

防自殺慈善機構莫莉·羅斯基金會首席執行官安迪·伯羅斯稱:“年輕人顯然清楚網絡風險,更重要的是他們期待科技公司採取保護措施。”他強調,算法推送內容可能“使青少年無意間陷入有害信息的惡性循環”,他呼籲“亟需新立法強制實施安全設計原則,將兒童與社會利益置於科技巨頭之上”。(作者拉斐爾·博伊德,林悅譯)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