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特約撰稿 陸飛
5月18日傍晚,在大阪熱門商業區難波附近的一家飯店門口,幾位韓國遊客整整站了一個小時才排到座位,而旁邊的麥當勞則在自助點餐時提示“目前無法接受堂食,只能提供外賣”。
恰逢週末,整個區域的人流量堪比我國“黃金週”,500米的路程整整要走10分鐘,一些網紅店門前附近幾乎寸步難行。
酒店一房難求,
機場吞吐量備受吐槽
這主要是大阪·關西世博會帶來的人流。
“從一個多月前開始,我們就基本處於滿訂狀態。”位於大阪港區天保山一家中高檔酒店服務人員對筆者提到,而幾個月前,這裏的入住率時常不足50%。
自4月中旬開幕到5月10日,世博入場人數已接近250萬人次。港區因離市中心較遠,當地酒店平時主要服務商務出差人士,但因離世博會所在的“夢洲”島比較近,因此目前入住率都在90%左右。
近年來日元的低匯率也是推動旅遊的重要因素之一,日元貶值使得日本的旅遊成本相對降低,吸引了更多外國遊客前來旅遊消費,推高了酒店價格。
一家在天王寺區的“舒適型”酒店,日常價格(雙大牀房)約405元人民幣/晚,近日單人間的價格最高漲到920元。
“也有短週期。比如週末房價都在18000日元(約895元人民幣)以上,但到週一、週二,房價會短暫回落,甚至可能回到平時水平。”一家酒店大堂經理說,並建議遊客儘量錯開週末預訂。
不僅是大阪,京都、奈良等關西熱門旅遊城市同樣一房難求。筆者週末原計劃在奈良住宿,但發現酒店價格普遍超過2萬日元(約合人民幣994元),最終被“勸退”。
受影響的還有關西機場一直以來就廣受詬病的吞吐能力。機場的最新信息是,目前開放值機時間只提前1.5個小時,而安檢排隊長達50分鐘,很多乘客須一路小跑才能趕上登機。
而這還未達到最高峯。
日本國際博覽會協會12日稱,此次世博會接待來場者預計達2820萬人次,將實現日均約15萬人次入場。而截至目前,單日最多的是開幕日的約12.4萬人次。隨着7月暑假到來,大阪市相關部門預計將迎來近年來最大規模的遊客數量。
從正面意義看,大阪世博會很可能成爲日本經濟真正走出30年低迷的標誌。餐飲、住宿、娛樂業營收將達峯值,拉動當地物價提升,而機場、酒店等設施的容納能力將再次迎來挑戰。
本地物價上漲、稅率過高,
或引發政壇動盪
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的同時,如何平衡旅遊業發展與物價穩定,保障遊客的良好體驗的同時兼顧本地人生活質量,也是政策制定部門需要認真考慮和應對的重要課題。
日本總務省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4月核心CPI同比上漲3.8%,遠高於央行設定的2%的通脹目標。尤其是食品價格上漲7.2%,創40年來新高。(見下圖。作者製圖)
“現在超市裏大米經常斷貨,我們家已經一個月沒喫米飯了。”一位日本朋友對筆者抱怨說。
分析認爲,日元貶值、能源成本上升及農業保護政策是推高物價的主因。社交媒體上,“#食べられない(喫不起)”“#米がない(沒米了)”等話題引發廣泛討論。
需要指出的是,日本厚生勞動省去年底公佈的數據顯示,去年日本普通勞動者的平均月工資漲幅爲3.7%,達到1991年以來的最高水平;而最新的“春鬥”(年度勞資談判)結果顯示,2025財年的平均工資漲幅更是達到了5%以上。
但即使如此,人們依然不太滿意。一方面是CPI上漲加速,另一方面則是消費稅等稅率逐年增加。在一則流傳甚廣的短視頻中,一個年輕人月薪30萬日元,但需繳納的綜合稅率卻達到37%,到手只有19萬日元。
物價上漲疊加稅費提高,日本民衆對政府經濟政策的不滿情緒日益強烈。目前來看,在野黨希望降稅,而執政黨則更傾向於通過各項補貼以維持消費。
但是筆者認識的數位日本上班族均表示將在今年夏天的參議院選舉中重點關注物價和稅率問題,此類民意很可能給已經失去衆議院多數席位的執政黨帶來更大壓力。
總體而言,日本經濟在經歷了多年的低迷後正在復甦,CPI、工資漲幅雙雙突破3%,剔除波動較大的生鮮食品後的核心CPI也持續保持在2%以上,這更表明物價上漲並非短期因素驅動,日本已走出“通縮”的陰影。
但復甦的道路並非一帆風順:目前世博會產生的影響及物價上漲等可能會引發經濟快速轉向過熱的擔心;同時消費支出仍顯謹慎、企業投資相對溫和,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又促使日本央行保持謹慎態度。而長期存在的少子老齡化、勞動力短缺等結構性問題,也給日本經濟的長期增長帶來阻力。
(陸飛,前媒體人,現居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