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綜合報道】據美國“太空”網站25日報道,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公佈了“星艦”超重型火箭第八次試射失敗的原因——發動機故障導致的連鎖反應,最終引發火箭空中自毀爆炸。報道稱,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已經認可該事故調查報告,並批准後續的飛行試驗。如果一切順利,“星艦”的第九次試射最早將於美國當地時間27日進行。
報道稱,作爲“史上最強大運載火箭”,“星艦”的歷次試射都引起外界的高度關注,但它在今年的兩次試射中都遭遇失敗。1月17日“星艦”的第七次試射中,雖然火箭第一級成功實現被戲稱爲“筷子夾火箭”的發射塔回收,但第二級“星艦”飛船在再入大氣層階段失控並自毀。SpaceX隨後宣佈,初步調查顯示,事故原因是飛行時振動強度過高引發燃料泄漏,導致火災,最終觸發火箭的自毀機制。3月6日,重新修改的“星艦”進行第八次試射,但再次遭遇與第七次試射類似的結局——第一級完成發射塔回收、“星艦”飛船空中解體爆炸。批評者認爲SpaceX爲趕進度而過於倉促地推進試射,該事故說明SpaceX並沒有找到這兩次發射失敗的根源。FAA也要求該公司更加嚴格地完成調查後,才能恢復發射。
SpaceX的最新事故調查報告顯示,第八次試射的故障位置與第七次事故並不相同。當時“星艦”飛船的發動機中心區域出現“閃光”,隨後發生“能量釋放事件”,導致其中一臺發動機關閉。相鄰幾臺發動機隨即因爲連鎖反應停止工作,引發飛船失控翻滾。在“閃光”事件出現約兩分鐘後,SpaceX與飛船失去了通信聯絡,這觸發了航天器的自動飛行終止軟件,隨後飛船自毀。調查報告稱,“‘星艦’事故最可能的根本原因確定爲中央發動機遭遇硬件故障,導致推進劑意外混合和點燃。”SpaceX提出的整改計劃是在關鍵連接處增加預緊力、優化推進劑排放系統並配備新一代氮氣吹掃系統,防止燃料中的易燃氣體“在不應該點燃的時候點燃”,未來還將引進可靠性高的新一代發動機。
此外,該調查報告顯示,雖然“星艦”第一級成功完成發射塔回收,但過程也並非一帆風順。在降落過程中,該火箭配備的13臺發動機中有2臺在反推點火階段失效,另有1臺在着陸點火階段未能重啓。SpaceX確認這些故障源於“局部過熱”,未來將採用額外的隔熱措施以緩解該問題。
報道稱,SpaceX的事故調查報告由FAA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國家運輸和安全委員會以及美國太空軍共同監督完成。經過審批後,FAA確定“SpaceX已圓滿解決了故障”,並同意“星艦”準備好再次發射。
SpaceX宣佈最早將於當地時間5月27日19時30分(北京時間5月28日7時30分)在得州博卡奇卡海灘附近的星際基地進行“星艦”第九次試射任務。據介紹,在本次任務中,SpaceX將首次嘗試重複使用其第一級火箭(曾在第七次試飛中使用)。不過爲降低試驗風險,這次任務將不再重複前兩次試飛任務中反覆驗證的定點降落和發射塔回收,而是計劃讓第一級火箭在墨西哥灣進行軟着陸後直接廢棄。此外,這次發射任務還將測試多項內容。“‘星艦’飛船將瞄準多項太空任務目標,包括部署8顆模擬新一代‘星鏈’衛星的試驗載荷,它們將與‘星艦’沿相同軌跡飛行,預計將在再入大氣層時燒燬。”(謝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