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廣州5月5日電(記者鄧瑞璇、郭翔、段菁菁)從百年老街的煙火市集到機器人滑雪的賽博秀場,從手作陶藝的匠心療愈到多彩音樂節的激情“燃爆”,這個“五一”假期,全國文旅市場多點開花,消費需求呈現出追求沉浸、AI上崗、尋求治癒等新趨勢,遊客在深度文化體驗與科技賦能中感受文旅升級魅力。
5月2日,在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南風古竈旅遊休閒街區,遊客在觀看醒獅表演。新華社發(黃繼明 攝)
沉浸式體驗,文旅綻放新活力
沿街市集商鋪旗幡招展、孩童舉着糖畫嬉笑奔跑、老茶館裏飄出陣陣茶香……“五一”假期第一天,遼寧省大連市的百年老街東關街上,鑼鼓喧天。66個風格各異的市集攤位沿着街道有序排開,百餘家嶄新店鋪開張納客,50餘場精彩活動輪番上演。
“這裏充滿了老街韻味,氛圍感拉滿。”來自四川的遊客楊天明,對好戲連臺的曲藝表演讚不絕口:“精彩!連空氣都是熱鬧的。”
在廣州南越王博物院,射禮、投壺、漢服Cosplay、文創市集等活動,將靜態的文物展覽轉化爲動態的文化體驗。來自江西的遊客曾莉莉說:“穿漢服參與活動特別有代入感,歷史和潮流原來可以這樣結合。”
5月1日,橫店影視城推出的沉浸式片場體驗項目讓遊客“一秒入戲”。新華社發
影視IP的賦能則讓浙江橫店影視城的熱度“更上一層樓”,把觀衆帶進了一個“隨時隨地飆戲”的平行世界。“平時只能在屏幕裏追劇,在這裏可以和演員‘零距離’接觸。”成都遊客劉紅梅興奮地說,這種打破傳統觀演界限的模式,讓遊客從“看劇”變爲“演劇”,極大提升了參與感和趣味性。
AI“上崗”,“詩”和“遠方”妙趣橫生
“五一”期間,各地推出科技與文旅結合的新花樣,機器人們紛紛“上崗”爲遊客帶來炫酷新體驗。
在廣州的熱雪奇蹟滑雪場內,一場機器人滑雪秀十分吸睛:AI機器狗裝扮成醒獅模樣,上演氣勢十足的舞獅表演;機器人踏着滑雪板,在雪地中靈活穿梭;機器狗“拉着雪橇”在雪場裏“走秀”……
5月1日,廣州熱雪奇蹟滑雪場內的機器狗表演。新華社發
香港遊客梁先生一家被這一賽博秀深深吸引:“沒想到現在機器人和AI已經能深入到大家的旅遊體驗裏,給滑雪帶來了很多新樂趣。”
在遼寧大連,由工業老廠房改造的大連熊洞街裏,“巨熊北北”眨着湛藍色的眼睛,時而吞雲吐霧、張口咆哮,時而高抬前爪、匍匐前行……這隻身高6米、重達25噸的銀灰色仿生機甲巨熊,以蒸汽朋克的風格和萌態可愛的形象圈粉無數,引得遊客發出陣陣歡呼。
大連熊洞街仿生機甲“巨熊北北”人氣十足。新華社發
在浙江溫州雁蕩山景區,憨態可掬的機器狗倒立、翻滾、“撒嬌”,文質彬彬的機器人與遊客主動揮手問候,錄製趣味短視頻,科技賦能讓“詩”和“遠方”更具人情味。
“這是雁蕩山首次嘗試‘機器人進景區’,科技爲自然山水賦能,助力文旅產業升級。”溫州市雁蕩山風景旅遊管委會旅遊管理處副處長葉金濤說,“賽博迎賓員”能精準識別障礙、靈活避讓行人,展現智慧景區的科技魅力。
“反向遊”升溫,“治癒經濟”火熱
在樹蔭下享受一杯咖啡,在湖水旁看白鷺掠過水麪,在碧道邊用一塊野餐布解鎖“躺平式露營”……“五一”假期,廣東東莞寮步鎮居民唐佳雯選擇在家門口的佛靈湖營地來一場“反向旅遊”。“不想出去人擠人,就在附近找個地方親近大自然,很舒服。”
在浙江龍泉溪頭村,“不滅窯火”活動展現出龍窯文化的獨特魅力。在專業匠人指導下,來自上海的遊客李翀正全神貫注地嘗試拉坯:“看着手中的陶泥在轉盤上慢慢成形,既神奇又治癒。”
5月2日,市民在遼寧瀋陽渾河公園騎行。新華社記者 周華 攝
“五一”假期,尋求“治癒感”爲不少人的旅遊打開新方式,“反向旅遊”顯著升溫。有人選擇在慢節奏裏尋求“鬆弛感”,也有人在豐富的文旅體驗中追求情緒價值、釋放壓力。
廣東、浙江等地的音樂節上,年輕人用吶喊與歡呼將草地聚會變成音樂派對;大連室外西餐藝術節現場,市民與遊客在海風輕拂中感受“鬆弛社交”……
5月2日,在東莞舉辦的音樂節上,年輕人追求“情緒價值”。新華社發
隨着年輕羣體對情緒價值的需求越來越大,能提供治癒感、鬆弛感的新型消費正成爲文旅消費的“新寵”,推動文旅消費從“觀光式”向“沉浸式”“情感式”迭代,爲文旅產業創新多元消費場景、擴大服務消費提供了新思路。(參與採寫:楊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