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慶一女生
在社交平臺曬出了
熱門的手電筒光影照
照片發出後
卻有眼尖的網友提醒她:
手部可能長了血管瘤
隨後該女生髮文表示
已去醫院檢查,被確診爲血管瘤
“感謝網友救命”
血管瘤是什麼?
身體出現了哪些信號需要格外重視?
什麼是血管瘤?
血管瘤是一種常見的血管良性病變,專業術語叫作“血管畸形”,往往出生時就存在,隨着人的生長髮育而進展。可大致分爲毛細血管瘤、海綿狀血管瘤及蔓狀血管瘤等。
血管瘤不傳染、不轉移,大部分的血管瘤都屬於良性,早發現就能早控制。體積較小的血管瘤一般無需治療。
出現了這些危險信號別忽視
建議儘早就醫
醫生表示,雖然血管瘤多爲良性腫瘤,但血管瘤的危害程度因其類型、尺寸及所在位置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一些血管瘤可能只是局部的美觀問題,而有些則可能引起嚴重的併發症。如果身體出現以下變化,建議儘早就醫。
異常凸起與顏色變化
皮膚出現無法解釋的紅色或紫色斑塊,或皮下摸到彈性腫塊,特別是在頭頸、四肢等好發部位,需要提高警惕。
當血管瘤壓迫周圍組織時,可能出現的伴隨性身體反應
局部持續性疼痛或灼熱感,這種疼痛可能在活動或按壓時加劇;
肢體麻木或運動障礙,比如手臂或腿部的血管瘤壓迫神經,會導致相應部位的感覺和運動功能受限;
不明原因的鼻出血或者牙齦出血,如果經常出現且難以止血,就需要格外小心。
生長速度異常
如果發現瘤體突然增長,且在短時間內直徑增加超過2釐米,就需要立即就醫。
部分淺表血管瘤可肉眼發現
B超仍是首選方法
那麼是所有的血管瘤都可以通過肉眼觀察發現嗎?醫生介紹:
部分淺表血管瘤可以通過肉眼觀察初步發現,這是因爲當光線穿透皮膚時,會被血紅蛋白吸收,而血管瘤部位由於血管異常增生,血液聚集量遠超正常組織,所以在光影下呈現出明顯的深色陰影。
但單純的肉眼觀察或光影測試,只能作爲血管瘤初步懷疑的依據。臨牀上,B超是檢查血管瘤的首選方法。
通過B超,部分位於深部肌肉或器官內的血管瘤可以被及時發現,例如:
長在肝臟內的血管瘤,可能壓迫肝內膽管,導致膽汁排泄不暢,引起黃疸;
顱內血管瘤一旦破裂,會導致腦出血,引發頭痛、嘔吐、意識障礙,甚至偏癱、失語,嚴重時可直接威脅生命。
同時,B超也能幫助醫生了解血管瘤的大小、深度、範圍、血流情況等。
如果確診血管瘤
該如何正確護理?
保持清潔
血管瘤部位的皮膚要注意清潔,每天用溫水及溫和的潔面產品清潔,避免細菌滋生。
做好防曬
血管瘤部位的皮膚對陽光比較敏感,出門時要做好防曬工作,塗抹防曬霜、做好物理防曬等。
多喫水果蔬菜
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有助於增強身體免疫力,促進皮膚健康。建議多喫富含維生素C、E的食物,如新鮮水果、蔬菜等。
好好休息
保持情緒穩定,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及壓力過大。
(本文綜合自科普中國、深圳大學華南醫院介入血管外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