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已有人白肺、燒傷!使用這些夏日“神器”要當心

近日,全國多地氣溫逐步升高,不少人選擇開空調納涼。然而,李先生在開啓塵封一年的空調後竟意外患上了嚴重的肺炎,左肺接近“白”了一半!這是怎麼回事?

夏季初開空調

小心嗜肺軍團菌

原來,李先生吹了三天空調後,出現了肌肉痠痛、頭痛、發熱和咳嗽等症狀。起初,他以爲是感冒了,便自行服用感冒藥,但病情並未好轉,反而愈發嚴重。家人見狀將他送往當地醫院感染性疾病科。胸部CT顯示李先生的左肺已出現大面積白色影像,幾乎佔據一半肺部。最終確認“罪魁禍首”是嗜肺軍團菌。

“軍團菌”爲何會被吸進肺?

專家介紹,軍團菌是一種細菌,特別喜歡在水裏和潮溼的環境中生長,嗜肺軍團菌是其中一種。夏季炎熱潮溼,是它們繁殖的絕佳時機,且人們常用到的空調、熱水器、淋浴裝置、管道等都可以成爲它的繁殖之所。這種肺炎很厲害,病情發展快,死亡率也比較高,尤其是免疫力差的人更容易中招。

軍團菌主要是通過空調、熱水器等設備排出的水霧傳播,被人吸入後就會引發呼吸道感染。初期症狀似感冒,免疫力低下人羣尤其要警惕,軍團菌侵入人體大約10天后發病。臨牀症狀包括髮熱、咳嗽、咳痰、呼吸困難等非特異性呼吸道症狀,以及頭痛、肌痛、腹瀉、噁心、嘔吐、橫紋肌溶解、急性腎功能損害等多種肺外表現,嚴重者可導致休克甚至死亡。

無疫苗的軍團菌肺炎怎麼防?

目前沒有預防軍團菌肺炎的疫苗,但做好以下幾點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風險:

清洗空調

清洗空調外部:用溼抹布擦洗空調的外殼和裸露部分。抹布不要太溼,以免滲入空調內部腐蝕零件。

清洗空調過濾網:取出過濾網,用清水沖洗背面(凹面)並輕輕刷洗,洗淨後置於陰涼處自然晾乾。

清洗蒸發器:過濾網取下後,會看到蒸發器散熱片,可選購家用空調清洗劑進行噴淋,但注意請勿噴到蒸發器以外的部位,以免開機後引起短路。噴淋後裝回已晾乾的過濾網及面板,並靜置10分鐘。開啓空調並將風量及製冷量調至最大,保持30分鐘。

打掃衛浴

若長時間未使用儲水式熱水器,要在使用前先放水。因爲軍團菌特別喜歡潮溼溫暖的地方,花灑、水管都是它們的最愛。

遠離景觀水池

夏天來臨,不要在景觀水池或噴泉水池中嬉戲打鬧,因爲景觀水體大部分不流動,高溫季節易滋生細菌和浮游生物,還易成爲軍團菌繁殖的溫牀。

使用這些夏日“神器”要當心

炎炎夏日,許多小夥伴“種草”了防曬噴霧、降溫噴霧、殺蟲劑等產品,但也需瞭解壓力噴霧類產品不可忽視的隱患。

防曬噴霧

2024年4月,湖南長沙一醫院,一20歲患者出現嚴重“白肺”。經檢查,醫生表示基本可確定是防曬噴霧吸入之後,導致的急性過敏性肺炎。

降溫噴霧

2022年6月,江蘇蘇州,一車主在對車內使用降溫噴霧後抽菸,導致車內發生爆炸,車內物品散落一地,車上兩人臉頰、手臂等多處被燒傷。

殺蟲劑

2021年5月,安徽阜陽,一女子在密閉的家中噴殺蟲劑,不慎噴到燃燒中的蚊香,瞬間引發爆炸,房間門和窗戶均被炸飛,女子也不幸受傷,手背被燙出一個大水泡。

噴霧式花露水

除了上述提到的產品,像髮膠,頭髮蓬鬆噴霧,含酒精的噴霧式花露水、香水等日用品都暗藏相似隱患。

揭祕壓力噴霧爲何“脾氣大”

成分隱患

壓力噴霧類產品中含變性乙醇、丁烷、異丁烷等推進劑,此類成分與打火機燃料成分相同,部分降溫噴霧產品標籤上還標註“LPG”,這其實就是液化石油氣。可想而知這些易燃氣體遇到明火會產生多大威力。

揮發性≠安全性

壓力噴霧一經噴出便形成微小的懸浮微粒,即便是屏住呼吸,也不能防止其吸入肺裏。這些成分不能被肺泡細胞代謝,長此以往會沉積在肺部,產生異物反應,形成肺炎。一些含有不安全成分的噴霧也會引起皮膚過敏、眼部紅腫。

同時,雖然壓力噴霧中的易燃成分會揮發,但噴灑後短時間內仍存在燃燒風險。消防員實測,噴灑完防曬噴霧後立即點火,豬皮仍可被點燃。

密閉空間危險

若長時間在密閉空間內使用含有易燃氣體的壓力噴霧類產品,當易燃氣體達到一定濃度後,遇到熱源或火源便有發生爆燃的風險。

此外,壓力噴霧類產品大多使用金屬罐體密封,灌裝內部採用液壓或氣壓進行壓縮,屬易燃易爆品,這種產品若長時間放在密閉空間內,一旦受外力或高溫炙烤,同樣有可能會發生爆炸。

如何安全使用壓力噴霧類產品

不要靠近熱源和火源

在使用壓力噴霧類產品時,要遠離熱源、火源和靜電,在噴塗完畢後不要立即抽菸,不要將產品或使用完的空罐刺穿或投入火中。

不要直對面部使用

使用防曬噴霧等可以接觸皮膚的產品時,要與身體至少保持15~20釐米的距離。如需對面部和頸部防曬,可先噴灑在手上,然後用手均勻塗抹。若不慎入眼,要立即用水清洗。避免在肌膚傷口、紅腫或溼疹等有異常的部位使用噴霧。

不要在密閉環境中使用

不要在衛生間、車內等狹小密閉不通風的空間內使用壓力噴霧類產品,噴灑時應注意通風。

合理放置

壓力噴霧類產品中通常含有易燃物質,應存放在陰涼乾燥通風環境中,避免陽光直曬。

正確挑選

根據自身需求,挑選適合自己體質的產品,謹慎跟風網紅產品,選擇包裝標有安全提示、成分符合國家標準的正規品牌。(來源:工人日報)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