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任先生感覺關節疼痛不適,聽聞村裏老人說夾竹桃可治療關節痛,於是從綠化帶採摘了幾片夾竹桃葉子煮水服用,沒想到這一小小舉動竟把自己送進ICU。
夾竹桃 資料圖 圖源:視覺中國
任先生回憶,在服用夾竹桃葉煮水後僅僅2小時後便出現了噁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起初任先生並未警惕,直至6小時後上述症狀加重並伴隨頭昏、乏力、視物不清,家屬這才意識到嚴重性,緊急將任先生送至金華市人民醫院急診醫學中心。
經檢查,任先生出現嚴重心動過緩、頻發早搏等心律失常症狀,在接受氧療、導瀉、牀邊血液淨化、糾正心律失常等一系列有效搶救措施後,終於轉危爲安。
康復後的任先生十分感慨:區區幾片葉子竟能造成如此嚴重的後果!
夾竹桃:顏值高,毒性更“高”
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項美姣表示,夾竹桃是城市綠化帶、公園中常見的植物,葉片狹長似竹,花朵簇擁如桃,春夏開花時紅白相映,十分惹眼。
但鮮爲人知的是,它是世界上毒性最強的植物之一,全株都有毒——葉子、花朵、果實、樹皮、汁液,甚至乾枯的枝條都含有劇毒成分。
夾竹桃的氣味對人不會有什麼影響。雖然夾竹桃的葉、皮、根、花粉都有毒,但遠距離觀賞或路過花叢並不會引發中毒。
相關數據顯示,若不慎誤食或傷口碰到夾竹桃分泌的乳白色汁液,即會引起中毒,成人誤食3-5片夾竹桃葉就可能出現中毒反應,兒童誤食1片就可能危及生命。
其毒性核心來自“強心苷類物質”(如歐夾竹桃苷),這種物質能直接作用於心臟:少量攝入會刺激胃腸道,大量攝入則會破壞心臟節律,導致心跳過慢、心律失常,嚴重時會引發心臟驟停,最快可在幾小時內致命。
中毒症狀
與攝入量、個體差異(尤其年齡)密切相關:
• 輕度中毒(攝入少量葉片或汁液):多在誤食後0.5-2小時出現,表現爲噁心、嘔吐(嘔吐物含膽汁)、腹痛、腹瀉(可帶血)等消化道症狀,伴頭暈、乏力。
• 中度中毒(攝入較多葉片):除消化道症狀外,出現心臟異常,如心動過緩(心率<60次/分)、心動過速、心律不齊(如早搏),伴視物模糊、嗜睡。
• 重度中毒(兒童誤食1-2片葉,成人誤食10-20片葉):短期內出現嚴重心律失常(房室傳導阻滯、心室顫動)、血壓下降、休克,最終因心臟驟停死亡。
需特別注意:兒童對強心苷更爲敏感,且體重輕、代謝能力弱,即使微量攝入也可能引發嚴重後果,是高危人羣。
誤食後的醫療應急處置:
科學干預是關鍵,夾竹桃中毒進展迅速,及時、規範的處置是挽救生命的核心。一旦發生誤食,需立即採取以下措施:
1. 現場緊急處理
• 催吐:僅適用於中毒者意識清醒時。用乾淨手指或壓舌板刺激咽喉部,促使嘔吐,減少毒素在胃腸道的吸收。操作時需將患者頭部偏向一側,避免嘔吐物誤吸入氣道引發窒息。
• 避免錯誤行爲:不可自行服用止瀉藥(可能掩蓋病情)、止痛藥(干擾症狀判斷);無需餵食牛奶、蛋清等“民間解毒物”——此類物質無法中和強心苷,反而可能加重胃腸負擔。
2. 立即就醫
誤食夾竹桃2小時內爲救治黃金時間,催吐後需以最快速度送往最近的醫療機構,明確告知醫生“誤食夾竹桃”及攝入時間、量(如有剩餘植物樣本需攜帶),爲診斷提供依據。
夾竹桃攜帶劇毒爲何還被用於綠化?
“懶人植物”,養護成本極低
夾竹桃耐旱、耐曬、耐貧瘠,哪怕在土壤板結、污染嚴重的路邊,也能旺盛生長。不需要頻繁澆水、施肥,也很少生蟲生病(自身含有的毒素能天然驅蟲),對人力、物力投入要求極低,非常適合城市大規模綠化。
“超長待機”,全年能打
它是常綠植物,葉片四季常青,能保持綠化帶的“綠意”;花期從春到秋長達半年,花朵密集(粉色、白色常見),觀賞性強,能快速提升城市顏值。對於需要“低成本、高覆蓋、長美觀期”的綠化帶來說,這是剛需。
“空氣淨化器”,能扛污染
夾竹桃的葉片對二氧化硫、氟化氫、氯氣等有害氣體有很強的吸附能力,還能滯塵(葉片表面有絨毛,可粘住粉塵)。在工業區、主幹道旁等污染較重的區域,它能起到“生態緩衝”作用,這是很多植物難以替代的功能。“有毒”不代表“必然危險”,風險可通過管理規避。
來源:FM93記者葛逸雲 通訊員: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