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fe安全認證發佈背後:京東京造撬動智能母嬰市場的野心

【環球網科技報道 記者 王楠】在母嬰消費升級與智能化浪潮的席捲下,今年618大促的母嬰市場呈現出鮮明的變革趨勢。消費者不再僅僅滿足於基礎的母嬰用品功能,對產品的安全性、智能化以及品質體驗提出了更高要求。兒童安全座椅市場作爲母嬰領域的關鍵一環,正悄然經歷着一場由技術革新引領的升級。

近日,中汽零部件聯合京東京造正式發佈《i-Safe兒童安全座椅強化安全認證》(以下簡稱“i-Safe安全認證”)。該認證涵蓋極致碰撞防護、嬰兒肌親膚安全、機械耐久強化、電氣安全全覆蓋四大維度,旨在爲消費者在選購兒童安全座椅時提供權威參考。

資料顯示,兒童安全座椅是指安裝在乘用車上與後排座椅固定,在車輛行駛過程中保護寶寶安全的產品,必須符合強制性國家標準、獲得強制性產品認證(CCC認證)且標註CCC認證標誌後方可出廠銷售。

據悉,此次發佈的i-Safe安全認證聚焦四大核心領域,在極致碰撞防護層面,認證將正面碰撞測試速度提升至75-80公里/小時,較國標提高50%-60%,側面碰撞速度達30km/h,模擬更復雜事故場景下的安全防護能力;材料安全方面,全球首次將A類嬰兒級親膚面料納入強制標準,嚴控甲醛、重金屬等有害物質。針對機械耐久性,ISOFIX接口強度提升至7000牛以上,織帶抗拉強度突破10千牛,並通過超30萬次耐久測試,確保座椅全生命週期穩固可靠。面對智能化趨勢,新增溫溼交變、過壓保護等六項測試,保障智能化功能安全,從源頭杜絕電子元件故障風險,填補國內外標準在智能安全領域的空白。

業內人士指出,90後父母注重“科學育兒”,此次發佈的i-Safe安全認證,精準契合了市場需求。這一舉措不僅重塑了安全標準,也體現出京東京造在智能母嬰硬件領域的戰略佈局。選擇在618大促前夕發佈,京東京造以硬核技術標準而非促銷話術,在競爭激烈的母嬰市場開闢了差異化競爭路徑。

對此,京東京造嬰童品類負責人羅權透露,爲適配i-Safe標準,京東京造對旗下旗艦產品“商務艙”與“星際艙”安全座椅進行了全面升級。產品均採用550#+700#航空級鋼材提升抗撞擊性能,通過結構優化實現高速路況下的安全防護;智能亮燈提醒系統可實時監控安裝狀態,解決傳統座椅“錯誤安裝”的問題;“此外,電氣安全保障 方面,通過”溫控+熔斷“行程加熱系統雙保,對電路實施能夠通過極端溫溼度測試的防潮防靜電處理。

對此,羅權表示,i-Safe認證的誕生源於對用戶需求的深度洞察。“‘商務艙’通過優化物理提醒功能,將安全標準轉化爲用戶體驗;‘星際艙’配備的智能亮燈提醒系統,解決了新手父母安裝座椅的難題。”

不難看出,京東京造的佈局不僅限於安全座椅。其與中汽零部件的戰略合作,爲智能車載生態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當兒童安全座椅成爲車載智能硬件的入口,一個圍繞出行場景的生態體系正在形成。試想一下,座椅傳感器可監測兒童入睡狀態,自動調節靠背角度並聯動車載空調調整溫度;家長通過相關APP預設行程,座椅與推車實現智能適配,下車時自動解鎖;緊急情況下,座椅與車輛安全氣囊、預緊式安全帶形成協同響應,構建“兒童乘車安全大腦”。隨着i-Safe標準的推廣,這些場景或將有望逐步實現。

“真正的安全不應止於滿足標準,而應領先於需求。”羅權說,此次合作不僅爲消費者提供科學選購依據,更通過技術標準升級推動行業良性競爭,助力中國兒童出行安全邁入新階段。未來,消費者可通過關注認證標識,通過i-Safe標準的產品,爲兒童出行構築“安全、舒適、人性化”的防護屏障。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