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白曉】由於美國對中國加徵高額關稅,以及對經濟不確定性的擔憂,美中之間的貿易下降體現在美國主要港口數據中。例如,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南部的洛杉磯港和長灘港的集裝箱船流量近期出現顯著下滑。
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22日報道,船舶跟蹤系統Port Optimizer的數據顯示,截至5月3日的那一週,離開中國前往上述南加州港口的貨船數量將環比下降29%。計劃在5月4日至5月10日到港的船舶數量將同比下降44%。本週計劃有12艘船抵達,少於4月20日當週的22艘。以海運集裝箱計算,5月4日至5月10日這一週將有62568個標準箱運抵,而4月20日至4月26日這一週則有120608個標準箱運抵。
港口吞吐量的下降將對美國產生顯著影響。據美國“光譜灣區新聞9臺”網站報道,紐約與新澤西港口事務管理局官員貝絲·魯尼表示,美國的港口系統至關重要,“幾乎所有東西——95%的消費品都是通過海運集裝箱進入美國的”。洛杉磯港執行董事吉恩·塞羅卡也提到,“所有人都會感受到關稅的連鎖反應,我們束手無策。我預計從7月到今年年底,我們的貨運量至少會下降10%。”
“光譜灣區新聞9臺”報道稱,來自中國的貨物大幅下降對美國碼頭工人也可能產生實際影響。一名美國工人說:“他們(中國)將原本駛向我們的集裝箱船掉頭,而這關乎我們的生計,我們很擔心。每天有成千上萬的工人盯着新聞,想知道會發生什麼。”
“受影響的不僅僅是港口,還有卡車運輸、倉儲,以及所有其他相關的工作。”美國全國零售商聯合會副總裁喬納森·戈爾德說。他還提到,“我們從很多人那裏聽到在中國的訂單被取消或推遲,(後果)可能相當嚴重。”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22日援引洛杉磯郡經濟發展局(LAEDC)的一份最新報告稱,美國對華關稅威脅到當地5000億美元的收入,並使200萬名工人處於危險之中。彭博社22日提到,中國仍然是南加州最大的貿易伙伴,去年美國通過洛杉磯港和長灘港進口的中國商品額約爲1300億美元。這兩個港口總共處理了大約35%的美國集裝箱貨物,並支撐着美國內陸的龐大物流網絡。
長灘港執行董事馬里奧·科爾德表示,抵港貨物減少會導致就業機會減少,並對南加州的經濟造成沉重打擊。“歷史告訴你,事實確實如此。大洛杉磯地區每9個工作崗位中就有1個來自港口綜合體——美國供應鏈中260萬個工作崗位直接或間接與長灘港的運營相關,這是一個很大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