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製作電影獲准角逐奧斯卡獎項,引發從業者爭議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英國廣播公司(BBC)22日報道,奧斯卡獎的主辦方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下稱學院)近日發佈獎項評選新規,明確使用人工智能(AI)等數字技術製作的電影具備角逐奧斯卡最高獎項的資格,但強調評選仍將考量人工創作的核心價值。新規稱,AI工具“既不會幫助也不會損害影片獲得提名的機會”,其應用須符合行業倫理框架。

這是奧斯卡獎評選規則首次提及AI的使用。學院此前一直考慮是否要修改參評影片的提交流程,包括是否強制要求作品公開其使用AI的具體情況,但最終決定不採取如此強硬的措施。美國《紐約時報》稱,承認AI能進入電影製作領域,對學院來說是一件大事。好萊塢編劇和演員工會在近期的合同談判中,將把對這項技術的保護措施列爲重要內容。

近年來,生成式AI技術已滲透電影製作關鍵環節。今年3月斬獲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的《粗野派》利用AI修正演員匈牙利語口音;音樂劇《艾米莉亞·佩雷斯》則通過AI技術優化角色歌聲。這類工具憑藉高效調整演員聲線、外貌或風格的能力,逐漸成爲製片方的新選擇。

然而,在影視作品中使用AI也引發不小爭議。2023年好萊塢罷工期間,編劇與演員集體抗議,擔心AI可能取代人類工作。美國女演員蘇珊·薩蘭登公開表示,AI濫用或將導致個人形象與聲音被不可控地複製。編劇羣體則擔憂製片方藉助AI工具壓縮劇本創作成本。儘管勞資協議已納入AI使用限制條款,爭議仍未平息。

部分從業者對AI的藝術價值持懷疑態度。有動畫師稱,現有生成式AI無法達到奧斯卡級作品的創作水準。流媒體平臺Rokit Flix聯合創始人喬納森·肯德里克直言:“AI能完成基礎框架,但情感深度仍需人類賦予。”據悉,除了AI新規,學院同步規定,評委須觀看所有提名影片方可參與最終投票,這進一步強化了對作品完整性的審視。(徐楊)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