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觀察|從港口蕭條到物價飛漲:美國關稅反噬效應令其國內壓力重重

中國網5月22日訊(記者李智)上週,《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的發佈標誌着全球貿易形勢出現重大轉折。聯合國祕書長通過其發言人迪雅裏克表示,這對世界經濟來說是非常積極的信號。世貿組織總幹事伊維拉認爲,在當前全球緊張的局勢下,這一進展不僅對中美兩國非常關鍵,而且對世界其他國家也至關重要。

由於單方面挑起關稅博弈,美國現任政府在其國內承受着巨大的壓力。《華盛頓郵報》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報道稱,美國政府是在選民發出有關“實施的限制措施產生了負面後果”的信號後,與中國就關稅問題展開的談判。此前,美國單邊加徵關稅導致雙邊貿易近乎停滯。加州長灘港貨運量暴跌30%,芭比娃娃、洗衣機等日用品價格飆升,美國家庭年均損失或達4400美元。

一名熟悉磋商進程的消息人士表示:“關鍵點是,關稅傷害了特朗普的支持者。”據報道,白宮辦公廳主任蘇珊·威爾斯、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及其他顧問能夠說服美國總統調整立場,主要是因爲關稅政策損害了他的關鍵選民。

4月以來,美國國內對關稅政策的不滿情緒急劇上升,包括卡車司機、港口工人和小型製造公司都對加徵關稅表示反對。白宮不得不應對來自共和黨聯盟的工會和商業團體的批評。曾與美國前衆議院多數黨領袖埃裏克·坎託共事的共和黨戰略家道格·海伊表示,經濟影響對總統構成了重大挑戰。

美聯儲高層官員也警告,儘管近期美中之間有關關稅問題達成協定,但如果美國後續再推動新一輪關稅政策,可能還會進一步推升通貨膨脹壓力。法新社報道稱,聖路易聯邦儲備銀行總裁穆薩列姆(Alberto Musalem)在明尼蘇達州的一場演說中表示,“從目前的發展來看,物價壓力顯然還在加劇”。

穆薩列姆指出:“多位業界人士告訴我,許多企業已開始調漲價格,以應對因關稅所帶來的成本壓力。”他表示,美聯儲近期在各產業所做的調查顯示,未來六個月內預期調漲價格的企業數量持續上升,而美國消費者對於物價上漲的預期也正在升高。可以說,美國關稅政策仍在短期內對經濟前景造成實質影響。

事實上,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兩國之間的貿易聯繫緊密,美國消費者對於“中國製造”有着不可切斷的需求。據路透社報道,集裝箱追蹤軟件供應商Vizion近期表示,在美中兩國貿易談判取得進展後,美國方面預訂的從中國輸美集裝箱運輸量激增了近300%。德國集裝箱航運公司赫伯羅特也在早些時候表示,本週前幾天,美中航線的訂單量環比增長了50%。公司首席執行官羅爾夫·哈本·詹森稱,預計中美之間的貿易量還將會增加。

據彭博社消息,在協議宣佈前,中國供應商已開始重返市場,跨太平洋航線運費從4月中旬的每40英尺標準箱2000美元躍升至約2500美元。這種逆轉的加速將令人欣慰。集裝箱航運公司一直面臨運價急劇下降的壓力,部分即期航線已接近盈虧平衡點。

新加坡前外交部長楊榮文認爲,在中美關稅談判中,美國是需要達成協議的一方;中國的態度則是談得攏就談,談不攏就“隨它去”。新加坡《聯合早報》援引楊榮文觀點指出,如果協議無法達成,美國通脹率將持續上升,政府削減赤字將變得完全不切實際。此外,利率甚至美元也可能受到影響。楊榮文還表示,他於近期前往中國浙江義烏進行了社會調研。他遇到的所有商家,沒有一家認爲美國是不可替代的,都稱他們可以賣到世界其他地方。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