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氣溫持續走高
5月19日至20日
我國首場大範圍高溫天氣將達到鼎盛
多地將現37℃到39℃的高溫
河北、河南、陝西局地更是可能出現
超過40℃的酷熱天氣
炎炎夏日
這些“惹火”事件要防範16層突發大火,電氣線路惹了禍
2023年5月,江西南昌一小區居民樓16樓突發大火,火舌破窗而出,滾滾濃煙直衝天空,數百米外依然清晰可見。
經調查,此次主要過火位置在客廳,着火物質爲沙發等居家生活用品,起火原因是電氣線路故障所致,所幸並未造成人員傷亡。
車內自燃,香水惹禍
2022年6月29日,浙江杭州某露天停車場,一輛燃油車車主在中控臺上擺放了一個汽車香水擺件,天氣炎熱,香水擺件突然起火引燃車輛,所幸救援及時,並未造成嚴重後果。
垃圾發酵,廚房突發爆燃
2020年6月,江蘇常熟,一居民家廚房突發爆燃。
經調查,爆燃原因爲報警人沈老伯平時將廚餘垃圾往下水道里倒,日積月累垃圾越來越多,堆積在下水道里的垃圾發酵產生了甲烷氣體,隨着夏季氣溫升高,甲烷氣體膨脹後瀰漫在整個下水道內,做飯點火時,甲烷氣體遇到明火後發生了爆燃。
防暑降溫
這些隱患需警惕
在避暑降溫的同時,消防安全也不容忽視。
“降溫神器”存在安全隱患
你是否使用過一秒降溫、迅速製冷的降溫噴霧?
在車內使用這樣的降溫噴霧,遇明火極易燃燒引發危險。在模擬實驗中,消防員用透明盒子模擬相對密閉的車內空間,先往裏噴灑大量降溫噴霧,再點燃打火器,整個盒子立即被火焰包圍。
一些降溫噴霧上標識其主要成分是LPG,也就是液化石油氣,主要由丙烷和丁烷組成。車內或者人體過量噴灑、噴塗使用,一旦遇到明火就會燃燒,遇高溫有爆炸的危險。
這些物品遭暴曬易引發危險
一些車內常放置的物品在烈日暴曬下,有可能發生轟燃、爆炸等。不要將以下物品長時間放在車內:
● 打火機、碳酸飲料等罐裝帶壓力物品,受熱易發生膨脹。
● 花露水、酒精等,揮發產生易燃氣體,車內溫度過高,達到燃點或者遇明火,易發生轟燃。
● 老花鏡、放大鏡、瓶裝水等有凸透鏡效果的物品,長時間聚光發熱,容易引燃車內可燃物。
● 充電寶、手機等電子產品,高溫環境下電池易發生鼓包,有爆炸危險。
居家和生產
這些事項要注意
大家在防暑納涼的同時
也別忘了繃緊“安全弦”
時時處處注意防火
一起平安過夏天
對於生產單位來說
夏季安全生產還要注意以下事項
防止發生事故
來源/中國天氣網 應急管理部 國家應急廣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