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遊戲外掛黑產,警方發現數款外掛軟件分赴多地抓獲12人

5月24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市公安局靜安分局獲悉,近日,靜安警方偵破系列遊戲外掛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12名,摧毀多條製作、銷售遊戲外掛的黑灰產業鏈,涉案資金流水超200萬元,爲轄區企業挽回經濟損失逾500萬元。該案系近年來上海警方在打擊涉企網絡犯罪領域的又一重要成果。

外掛界面。本文圖片來源:上海靜安警方

2024年8月,靜安區某網絡公司報案稱,其旗下一款熱門射擊類手遊中頻繁出現外掛軟件,導致遊戲環境失衡,引發大量玩家投訴,公司損失嚴重。靜安警方接報後迅速成立專案組,通過技術排查發現一款名爲“熊貓”的外掛軟件使用人數超2000人,造成企業直接損失逾200萬元。經調查,“熊貓”外掛自2023年起持續更新20多個版本,包含“人物透視”等作弊功能,並通過隨機包名僞裝繞過遊戲安全防護系統,技術隱蔽性極強。

“這類外掛不僅破壞遊戲公平,還可能篡改底層數據,威脅用戶設備安全。”靜安公安分局網安支隊科長高一帆介紹。

警方通過逆向拆解外掛程序,鎖定開發者紀某,並於2024年9月將其抓獲。此後,警方繼續擴線深挖,發現“煙花”“司馬”“hey”“燈籠”等多款外掛軟件,涉案團伙分散在全國7省10市,成員通過境外聊天工具勾連,形成“製作者—代理—買家”的隱蔽銷售鏈條。

抓獲嫌疑人

在偵辦“hey”外掛案時,辦案民警發現嫌疑人項某招募兩名技術開發者編寫外掛,並通過短視頻平臺發佈教程吸引5萬餘名粉絲,以日卡、月卡形式售賣,在較短的時間內就造成企業損失130餘萬元。2025年4月,警方分赴雲南、深圳、浙江等地將項某團伙一網打盡。

警方指出,涉案外掛開發者多具備較強計算機能力,擅長利用簡易編程工具生成外掛源代碼,並通過非官方驗證平臺生成卡密牟利。部分團伙甚至侵入遊戲服務器底層修改數據,技術危害性進一步升級。

針對外掛犯罪跨區域、隱蔽性強等特點,靜安警方通過信息流、資金流雙向追蹤,對製作者、代理、銷售平臺實施全鏈條打擊。目前,12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被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靜安警方將結合“淨網”“礪劍”等專項行動,強化對涉企網絡犯罪的打擊力度,爲優化營商環境提供法治保障。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