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多個高中畢業生掉入暑期工求職陷阱

“剛開始說好工資每小時22元,結果一到工廠,立馬說每小時只給13元。我說我不想幹了,中介直接扣下了我的身份證。”

前不久,來自廣西南寧的準大學生陳洋打暑期工時遭遇了這樣一幕。涉世未深的他頓時慌了神,只得向家人求助。在家人輪番向中介“討說法”後,身份證才重新回到陳洋手裏。

陳洋的遭遇並非個例。隨着今年暑期來臨,很多高中畢業生秉持着積累社會經驗、賺點零花錢的想法,湧入暑期勞務市場。然而有不少人卻掉入了求職陷阱。

不合理收費

錢沒賺到還要倒貼

今年高考一結束,陳洋就和同學一起在某招聘軟件上尋找合適的暑期工。和中介談好入職事宜後,他們一起來到了廣東廣州。然而見到中介後,對方突然變卦,將工資從先前談好的每小時22元降至每小時13元,並且還要求他必須先交150元的“車費+體檢費”“不給不能入職”。之後,對方又以“先培訓再上崗”爲由,讓“暑期工和其他臨時工去另一家工廠上班”。

就這樣,到廣州不久,還沒回過神來的陳洋和同學又被大巴車拉到了位於廣東東莞的另一家工廠。到了那裏後,一進宿舍樓,工作人員就以“便於管理”爲由收取了衆人的身份證件。

一路上的種種變動本就讓陳洋心裏隱隱感到不安,身份證被收則成爲壓倒他心理防線的最後一根稻草,這才發生了文章開頭的一幕。

湖南長沙的沈悅也遇到了類似的事情。今年高考結束後,想要“鍛鍊自己”的她在某招聘軟件上看到一則電影院招聘短期檢票員的信息後,遂添加對方聯繫方式並前往面試。面試官聲稱需先繳納380元“制服費及工作證費”,之後就近安排工作。

“交了錢後,給我安排的根本不是影院檢票員工作,而是洗碗的工作,每天工作12個小時,報酬只有100元/天,每小時工資不到10元。這完全就是‘掛羊頭賣狗肉’。”沈悅回家後當即和家人說明了情況,家人立即和對方溝通,要求停止工作並退還380元,但對方並不理會。

記者採訪發現,即使能夠正常入職,不少暑期工還遇到了被剋扣甚至不發工資的情況。

此前,江西一學生暑期在快遞驛站兼職分揀與代收快遞的工作,協議上寫明,她每天從早上8時工作到下午4時,報酬爲60元/天,然而,業務高峯期老闆讓她延長工作至下午5時,可始終未付加班費。不僅如此,在她準備離職時,老闆還想賴賬,提出“工作未滿20天不付工資”——這條規定在入職時絲毫未被提及。經過反覆交涉後,雙方最終約定按實際工時結算,但老闆又以沒有按時打卡爲由再次扣除了她兩天工資。

話術很誘人

一收到錢杳無音信

“××書網店發佈筆記賺錢,全程老師指導賣貨,賣一件賺取一件的差價,操作簡單容易上手。”

今年高考結束後,來自四川成都的林靜被某兼職App上的招聘信息所吸引。對方稱這項工作無任何門檻,貨源也不用自己準備,通過手機代發貨就能賺取差價。

對方提出要先交98元報名費,看林靜有些猶豫,對方隨即發來“猛料”:原價是298元,現在只需要98元,名額有限,先報先得;98元包含店鋪入駐+貨源對接+商品排版+運營推廣指導+視頻素材對接+老師一對一實操教學開通賬號權限等服務,沒有出單的話還支持退費。

緊接着,對方發來成功學員的案例——有人兩天內賺到上千元甚至上萬元,並反覆強調“早點把賬號打造起來,就能早點增加一份副業收入”。一套話術下來,林靜當即交了報名費。

付費之後,客服爲她對接了“專屬老師”,在老師的指導下,林靜在手機上下載了多款App,搭建起“個人店鋪”、上架“高回報率商品”。當第一筆訂單到來之時,林靜卻被告知,需要再額外支付2000元的合作保證金才能去對接廠家真實發貨,若一次性付清有困難,可以先支付500元定金。

林靜心中起疑,表示自己是學生沒錢,希望退還98元報名費,對方找各種藉口一拖再拖,後來更是直接不回消息,報名費也“打了水漂”。

“高考結束後時間多嗎?接塗色描線嗎?‘小白’也可以!”山東濟南的陳可被中介的宣傳語所吸引,添加了對方好友。線上溝通後,對方稱“零基礎也可以接單,勤快點日入百元不是問題”,並讓陳可試聽接稿直播課,完課領取試稿機會。

陳可回憶說,直播課時長約一個半小時,老師未傳授任何實用繪畫技巧,大部分時間都用來介紹兼職後可觀的報酬和推銷培訓課程,不斷強調“前10名報名者纔有學費優惠,副業專修班預定後學費563元/月,全能班預定後學費740元/月”“零基礎入門,手把手教學,接單渠道定製+接單指導”,催促學員下單購買。

當陳可明確表示不打算買課,希望立即試稿後,就再也沒收到對方的回覆。“後來我聽報名的人說,他們交錢後便被老師拉黑,錢也沒有追回。”

記者在社交平臺檢索發現,近年來每年暑期都有大量的高中畢業生遇到類似騙局,騙子假扮教培等機構的中介,騙取學生幾百元到上千元不等的報名費、保證金等費用後便杳無音信。

被騙錢難追

甚至成爲電詐“工具人”

除了隨意降工資、收取不合理費用、工資被剋扣等,記者調查發現,還有暑期工遭遇詐騙的情況。

河南鄭州的高中畢業生李媛無意間瀏覽到一條網上刷單返利兼職信息,任務簡單報酬可觀。點開對方發來的二維碼添加客服後,李媛觀看了對方發來的一段教程視頻:下單398元—出現付款界面—企業代付—訂單完成後獲得88元紅包獎勵。

“對方讓我付款時千萬不要輸入正確的密碼,要點擊忘記密碼,由企業代付。可當我跟着教程視頻操作之後就是面部認證,然後就支付成功了。”李媛說。

李媛立即聯繫客服,對方“大爲驚訝”,稱是李媛操作失誤所致,之後每個月都會持續扣費,並以指導退款爲由,要求李媛下載並登錄某線上會議室,由專門負責退款的工作人員指導李媛操作退款。結果,李媛又被騙了600多元。

在母親陪同下,李媛來到當地派出所報案方纔知道自己遇到了刷單詐騙,並且得知這種情況下錢款追回難度很大,“真是太倒黴了”。

值得注意的是,還有些所謂“賺快錢”“躺着就能賺錢”的兼職,背後隱藏的可能是犯罪分子的陷阱,一些暑期工因此成爲違法“工具人”。

據公開報道,山東學生王某暑假想找個兼職,從網上找到一個電商客服的工作後,添加了對方留下的社交賬號。對方告訴她,只需要安裝一部座機,開通座機的呼叫轉移功能,轉移到他們公司的虛擬網絡電話上,會有專門的接話員與客戶溝通,她每天就能獲得200元的收益。

按照對方的要求,王某花600元租了一間公寓,辦理好寬帶業務後,就把這套設備進行了安裝設置,同時對方要求王某刪除雙方的好友關係,並把她拉進了一個社交羣。結果,第二天王某就被警方查獲了。由於王某兼職時間較短,沒有違法所得,情節比較輕微,民警在收繳設備的同時,對她進行了批評教育,並處以罰款500元的行政處罰。

“想利用暑期賺取收入、積累社會經驗是好事,但兼職市場魚龍混雜,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部分學生求職迫切的心理,打着招聘的幌子挖‘坑’設陷。作爲學生族,一定要通過正規渠道尋找兼職;如果是在網上找到的兼職,一定要先去實地考察。如果對方在你入職前就要交納培訓費、中介費等各種費用,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不要輕信‘輕鬆賺大錢’的招聘信息。”有曾經被騙的暑期工提醒道。(來源:法治日報)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