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凌拓:保障AI和存儲系統的安全已成標配,而非可選項

環球網財經中心《環球問策》系列報道

【環球網科技報道 記者 林迪】近日,聯想凌拓在 Tech World 2025 大會上發佈新品及品牌升級舉措,體現出存儲的重要性。會後,記者就“如何充分利用數據、如何讓模型訓練更精準並深入各行各業”的話題採訪了聯想凌拓首席執行官楊旭和聯想凌拓產品管理與營銷高級總監林佑聲。

楊旭闡首先述了公司的整體策略。他指出,聯想凌拓的戰略源於對中國市場和客戶需求的深度洞察、行業趨勢的快速響應以及國家產業政策的遵循。“儘管市場形勢複雜多變,但國家在 數字化、智能化、創新方面的產業引導始終未變,並在持續加速。”

據介紹,聯想凌拓的業務戰略重點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公司始終專注於數據存儲管理基礎設施這一核心定位,自去年九、十月起加快產品迭代節奏,全線產品性能翻番,性價比顯著提升。其次,爲滿足中國市場對 “國產化” 和 “安全可控” 的迫切需求,聯想凌拓在產品命名、研發體系、本地生態對接以及供應鏈管理上投入大量資源,構建了可控的本地供應鏈和強大的本地化服務體系。最後,AI 領域的應用成爲重中之重,聯想凌拓已部署端到端的完整方案,覆蓋數據管理在 AI 全流程中的各個環節,並提供多套定製化方案以適應不同行業和場景的需求。

楊旭總結道:“聯想凌拓今年的戰略可歸納爲‘快速迭代更新產品、深化國產化與可控供應鏈佈局、實現 AI 場景端到端覆蓋’。”

隨後,楊旭詳細介紹了 “聯想問天” 品牌的推出背景和戰略意義。他表示,在國產化、自主可控成爲市場核心訴求的當下,聯想凌拓需要一個更聚焦於本地自主研發與供應鏈安全的品牌。“聯想問天” 系列將與聯想凌拓其他子品牌協同發力,形成互補、同向發展的格局。

聯想ThinkSystem 繼續代表全球領先的存儲系列,而 “聯想問天” 則專注於國產化、自主可控,從研發到零部件採購、供應鏈管理再到本地 CPU 深度集成,全部在國內完成。

他指出:“我們希望通過‘聯想問天’打造一個在自主可控領域更具競爭力的品牌。”

關於存儲國產化過程中遇到的挑戰以及如何實現國產化性能超越非國產化的提問,林佑聲分享了聯想凌拓的經驗。他指出,過去十年 “國產化” 的含義不斷演進,如今真正的國產化必須使用國產 CPU、內存、SSD 以及國產軟件。

要讓國產化性能優於非國產化,關鍵在於軟件層面的深度優化。聯想凌拓以開源方式打造 DXN AI 解決方案系列,在底層軟件中植入針對國產硬件的性能調優模塊,充分發揮本地硬件的潛力。通過軟件與硬件的協同設計,既保證了性能領先,也實現了自主可控。

採訪中,林佑聲則告訴記者,市面上許多所謂的 “一體機” 實則只是算力與存儲的簡單疊加,難以稱之爲真正的 “一體機”。而聯想凌拓更審慎地將產品線聚焦到關鍵場景,在訓練、快速推理和後續調優中深度融合存儲優勢,真正體現存儲價值。

林佑聲強調,聯想凌拓的方案在迅推、後訓、調優和蒸餾等環節均有專門優化,使存儲成爲性能瓶頸的破局者。相較競爭對手只做流量堆疊,聯想凌拓的 “一體機” 在場景專精與端到端優化上具備實質性優勢。未來,“聯想問天” 將沿着這一路線,不斷在更多垂直場景中添加優化模型與存儲協同功能。

對於在 AI 時代如何讓用戶認識到存儲應用必要性的問題。林佑聲指出,過去人們對 “AI 存儲” 的理解多限於服務器內部的硬盤,對數據的質量、安全性和調用效率關注甚少。然而,隨着 AI 工作流的發展,數據來源逐漸從海量的互聯網樣本轉向各行業自身產生的專業數據,這對高級數據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楊旭補充道,真正的競爭優勢源於企業自身的數字資產,而非模型本身。要脫穎而出,企業必須將自有數據與 AI 模型深度結合,形成 “專屬 AI”。存儲作爲數據與算力之間的橋樑,其架構設計必須支持數據合規、快速遷移與無縫對接算力。

對於 AI 對聯想凌拓業務貢獻的預期以及大模型技術發展對存儲行業的衝擊。楊旭表示,雖然難以給出具體數字預估,但 AI 平臺成本的下降正在驅動企業 IT 投入與 AI 深度結合,存儲將是其中最大的商業機會。

他還指出,大模型和 “數、推分離” 會釋放前所未見的存儲需求。聯想凌拓在數據部署和解決方案方面的實力,使其能夠滿足海量核心數據的高速讀寫,並保證交互過程中的安全與合規,與 AI 場景高度契合。

最後,楊旭表示,客戶對安全的重視度在持續提升。網絡攻擊的增多使得企業深受數據泄露之苦,帶來極大運營風險。客戶如今在架構設計初期就納入安全方案,增加加密、訪問控制和審計機制,並與安全廠商合作進行滲透測試和合規評估。保障 AI 和存儲系統的安全已成爲標配,而非可選項。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