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lesforce CEO稱微軟與 OpenAI 關係破裂,裂痕難以彌合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道】5 月 15日消息,Salesforce首席執行官馬克・貝尼奧夫(Marc Benioff)在接受《金融時報》採訪時提到:“我們正在親眼目睹微軟與 OpenAI 之間巨大的裂痕,這是一次徹底的、近乎決裂的破裂,而且無法彌合。”

據悉,自 2019 年微軟向 OpenAI 投資 10 億美元起,二者的合作便緊密相連,微軟也成爲 OpenAI 唯一的雲服務提供商,獲得了獨家訪問技術的權利。隨後,ChatGPT的橫空出世,更是將雙方的合作推向高潮,不僅讓 OpenAI 名聲大噪,也助力微軟在 AI 領域佔據重要地位,其股價也因此大幅上漲。

然而,隨着時間推移,雙方關係逐漸出現緊張態勢。據相關報道,矛盾最早可追溯至 2023 年。當時,OpenAI 推出了與之競爭的企業產品,使得兩家公司之間的緊張關係加劇,衆多內部人士指出,雙方員工在合作過程中困難重重,甚至存在 OpenAI 員工輕視微軟員工的情況。此外,微軟聘請了 DeepMind 的聯合創始人穆斯塔法・蘇萊曼(Mustafa Suleyman),這一舉動被視爲雙方關係的重大轉折點。蘇萊曼被任命領導微軟的 AI 業務,而他正是 OpenAI 首席執行官薩姆・奧爾特曼(Sam Altman)的競爭對手。

在算力資源方面,二者也存在分歧。OpenAI 因模型訓練需求,要求微軟提供更多頂級芯片和計算資源,但微軟以 “已竭盡所能” 爲由拒絕,甚至暫停部分數據中心建設,這使得 OpenAI 的算力缺口一度達 30%。爲解決困境,OpenAI 不得不與甲骨文、CoreWeave 等簽訂價值超百億美元的合同,打破了微軟作爲其獨家雲服務商的地位。

對於通用人工智能(AGI)的認知,雙方同樣存在巨大分歧。OpenAI 堅信團隊已 “接近突破 AGI”,一旦實現,根據協議,其董事會有權調整與微軟的合作模式。但微軟談判代表認爲現有技術離 AGI 還有很大距離,微軟 CEO 納德拉更是公開炮轟 “所謂 AGI 里程碑不過是基準測試的投機取巧”。

面對與 OpenAI 關係的不確定性,微軟也早有 “Plan B”。自 2024 年初,微軟祕密招募蘇萊曼及其團隊,耗資 6.5 億美元啓動自研大模型項目。目前,其 MAI 模型性能已接近 GPT-4。不僅如此,微軟將 AI 助手 Copilot 的銷量考覈提升至集團最高優先級,以此分流 ChatGPT 的企業用戶;在 Azure 雲平臺引入 xAI、DeepSeek 等競品模型,稀釋 OpenAI 技術佔比;還聯合馬斯克的 xAI、英偉達打造 300 億美元 AI 數據中心,與 OpenAI 的 “星際之門” 項目正面競爭。

而 OpenAI 也在加速 “獨立宣言”。在人才方面,2024 年以來,OpenAI 遭遇核心人才流失,12 名頂尖研究員轉投馬斯克的 xAI。同時,其發佈的 GPT-4o 模型被曝測試數據作弊,面臨諸多挑戰。爲實現技術獨立,OpenAI 積極尋求新的合作伙伴與資金支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聯合孫正義等人啓動高達 5000 億美元的 “星際之門” 合資公司,旨在自建龐大的 AI 芯片和數據中心網絡,減少對微軟的依賴。(青山)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