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南昌河道邊散步時,你有沒有見過一串串粉紅色的“葡萄”?
這些可不是新奇植物,而是外來入侵物種——福壽螺的卵塊。
5月到8月,是福壽螺繁殖高峯期,因此各處水邊會遍佈粉紅色螺卵,福壽螺一年可產卵20~40次,年產卵量3~5萬粒。
如果遇到它們千萬要注意↓
一隻福壽螺
可藏寄生蟲6000條
危害植物生長。福壽螺以植物爲食,會啃咬植物的根部和葉子,導致植物的生長受到限制。
破壞生態平衡。福壽螺在我國的天敵非常少,加之福壽螺的生命力極強且繁殖速度快,本土物種很難能與福壽螺競爭生存空間,會嚴重破壞水生生物的多樣性。
傳播寄生蟲病。福壽螺體內含有大量的寄生蟲,包括血吸蟲、肺吸蟲、管圓線蟲等,生食或食用未煮熟的福壽螺極易感染寄生蟲病,嚴重時可導致死亡。
如何分辨福壽螺
不少市民詢問:福壽螺和田螺十分相似應該如何分辨兩者?
① 外觀來看,通常福壽螺個頭會比田螺大許多,色澤偏黃;
② 福壽螺的尾部比較短平,外殼薄且脆,而田螺的尾部較長較尖,外殼堅硬。
③ 福壽螺的卵是鮮豔的紅色或粉紅色。
如何區分不帶殼的螺肉
和分辨外殼顏色一個套路:兩種螺肉顏色也不一樣!
田螺肉整體泛白色,青色,青灰色;
福壽螺則是泛黃褐色。
煮熟的螺肉也能區分
關鍵是看大小——
福壽螺個大,因爲福壽螺有兩對觸角;
田螺只有一對觸角。
所以,當看到螺肉上的肉芽比較多且雜亂的時候,那就是福壽螺沒差了!
面對福壽螺粉卵,怎麼辦?
那麼,如果在家附近的河道中發現福壽螺幼卵怎麼辦呢?
戴好橡膠(塑料)手套或者塑料袋,不用手直接觸碰,基本不會有感染寄生蟲的風險;
將成螺或者卵撿拾放入塑料袋;
紮緊直接作爲生活垃圾放入“其他垃圾”的垃圾桶,不隨意丟棄。
別喫福壽螺!別碰福壽螺的卵!
不管是福壽螺還是田螺
均可能感染廣州管圓線蟲
以及其他寄生蟲
因此,喫田螺一定要煮熟
千萬不能生喫或半生喫
特別是涼拌螺肉或燒烤螺螄
不要喫!不要喫!不要喫!!!
若發現福壽螺或粉紅色卵塊
請立即聯繫當地養護管理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