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輕信“速配愛情”,守護個人信息安全

揭祕"溫柔陷阱"背後的謊言

詐騙分子通過婚戀網站、社交平臺僞裝成“高富帥”“白富美”,以“靈魂伴侶”的姿態接近受害者,通過噓寒問暖、情感共鳴逐步獲取信任。

隨後,他們以“共同創業”等名義誘導受害者轉賬,甚至誘騙其參與虛假賭博平臺,最終捲款消失。

案例警示

某地一女子在社交平臺結識“男友”,對方以“內部消息”爲由推薦某虛擬幣投資平臺。初期小額返利後,女子陸續投入50萬元,最終發現平臺無法提現,“男友”失聯。此類“殺豬盤”詐騙利用情感需求,讓受害者人財兩空。

Part.02

甜蜜包裹內含致命砒霜:

解碼"溫情攻勢"的劇本

詐騙分子針對節日特點設計多種騙局:

1. 虛假紅包鏈接:不法分子通過各種渠道發送虛假紅包鏈接,這些鏈接通常會僞裝成正規平臺的紅包頁面,誘導用戶點擊領取。當用戶點擊鏈接後,可能會跳轉到釣魚網站,誘導用戶輸入個人信息或銀行卡信息,從而導致資金被盜。

2.冒充戀人求助:不法分子通過社交平臺添加受害者爲好友,僞裝成溫柔體貼的異性,與受害者建立戀愛關係。他們通常會使用虛假的照片和資料,營造出一個完美戀人的形象,贏得受害者的信任。在與受害者建立了一定的情感基礎後,不法分子會編造各種緊急情況,試圖引起受害者的同情和關心。例如,聲稱自己或家人突發疾病需要緊急手術,但手頭資金不足,請求受害者幫忙轉賬。還可能編造送禮物的場景,稱自己爲對方準備了特別的禮物,但需要對方支付快遞費用或代付。

3. 婚戀平臺詐騙:婚戀平臺通過各種手段誘導用戶升級爲VIP會員或購買其他高價服務,聲稱升級後可以解鎖更多功能,如查看更多用戶資料、優先匹配優質對象等,但實際服務卻大打折扣

Part.03

築牢“防火牆”:

鍛造愛的智能屏障

1.不輕信“速配愛情”:網絡交友需謹慎,勿因“一見鍾情”泄露個人信息或倉促轉賬。覈實身份可通過視頻通話、線下見面等方式。

2.警惕“情感投資”:任何以“穩賺不賠”“內部渠道”爲名的投資邀約,均屬常見詐騙話術。牢記“天上不會掉餡餅”,理財應通過正規平臺。

3.強化技術防護:下載“國家反詐中心”APP,開啓來電預警功能;定期更新手機安全軟件,攔截釣魚鏈接與詐騙短信。

警方提醒

請牢記“三不一多”原則:未知鏈接不點擊、陌生來電不輕信、個人信息不透露、轉賬匯款多核實!

素材:浙江網警



Scroll to Top